回归历史学科本质 凸显历史育人价值
52fw.cn 07-06 次遇见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由教育部组织编写,自2017年8月开始,历时两年完成,并于2019年通过国家教材委审查。全套教科书共五册,其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下册,选择性必修《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经济与社会生活》和《文化交流与传播》共三册。
2019年9月新教材率先在北京、天津、上海、辽宁、山东和海南等六省市使用,今年又扩大到黑龙江、吉林、河北、山西、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云南等14个省份,计划2022年全部投入使用。
这套书刚刚开始使用,还要经受广大师生的检验。作为编者,我们也会根据各方意见,不断加以修订完善,以期共同努力打造好这套精品教材。
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的编写思路
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的编写,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为依据,坚持唯物史观,充分反映中华5000多年文明史、中国人民近代以来170多年斗争史、中国共产党90多年奋斗史,反映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趋势;引导学生提升历史思维、拓宽国际视野,以史为鉴、以史为师。学生通过学习高中历史,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增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增强民族自豪感、历史使命感,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加坚定“四个自信”。
精选史实、史论结合,将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融入历史叙述和评判中。教材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精选基本的、重要的史实,对人类历史发展进行科学的阐释,引导学生辩证、客观地理解历史事物,认清历史发展规律,全面正确地看待历史与现实,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与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传承民族气节,崇尚英雄气概,自觉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和文化虚无主义。
通史加专题史,多维度呈现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下两册,按通史的体例编纂,以时序为基本框架、设立若干学习专题,展现人类社会从古至今、从分散到整体、五种社会形态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历程,使学生认识人类历史演变的基本脉络。选择性必修三册教材采用专题史的形式编纂,选择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经济与社会生活、文化交流与传播三个专题,从不同视角呈现中外历史上的重要内容,各专题的具体内容依照时序进行表述。
合理设置栏目,全面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要求。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化、细化。统编历史教材围绕培养学生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总体安排、各有侧重地进行内容设计。通过导入语、正文、历史图片、地图,以及学习聚焦、思考点、史料阅读、历史纵横、学思之窗、问题探究与学习拓展等栏目设置,既体现历史知识的学习,又强化历史思维的训练,使学生在初中历史学习的基础上循序渐进,进一步形成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的体例结构
统编高中必修教材按照时序的发展设立单元内容,选择性必修教材按照专题设立单元内容。每个单元包括2—4课,每课以正文为主体,辅以一些功能性栏目。此外,每册书各设一节活动课。
每课的辅助栏目主要有:
“单元导语”,概述本单元所涉及的主要历史内容和学习要求,便于学生在学习开始之时了解本单元的内容线索和应掌握的必备知识。与以往单元导语以概述单元内容为主相比,本教材的单元导语,是将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一一列出,使师生一目了然,做到心中有数。
“本课导入”,置于每一课的课文标题之下。通过导图和导入语,以情境导入方式,生动、简洁地引出本课要讲述的内容,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聚焦”,置于每一目的标题旁,以精练的文字概括本目的基本内容或要点提炼。每目设一个学习聚焦。这个栏目使师生在阅读教材时,就能抓住每课的基本内容,有利于学生的自学和重点难点的掌握,也有利于帮助学生提高综合概括能力。
“史料阅读”,提供与正文相关的简要文献材料,作为补充或拓展,引导学生分析材料,加深对正文内容的理解。
“历史纵横”,对一些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等作进一步介绍,从时间、空间等角度补充、扩展正文内容。
“思考点、学思之窗”,目的是启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分析思考能力。思考点一般紧密结合正文提问,启发学生思维,学生可即时回答;学思之窗一般提供一段阅读材料后提出问题,学生进行材料分析后回答,培养学生阅读材料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探究与拓展”,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相关材料、问题的分析和思考,综合提高核心素养。探究与拓展分为问题探究和学习拓展两部分,问题探究是结合每课内容设置一个思考题,是要求学生掌握的内容;学习拓展则要求学生根据本课所学内容进一步延伸思考,作为弹性内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进一步学习。
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的教学建议
关于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的教学建议,在新版高中历史课标中已有明确要求:“历史教学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途径。要实现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教师须确立新的认知观、教学观和评价观,从知识本位转变为素养本位,努力将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过程转化为发展核心素养的过程。为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及教学评价等聚焦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在总的教学要求指导下,结合这套高中历史教科书的特点以及存在的具体问题,我们大体从以下几个方面提供一些具体建议,供老师们参考。
吃透教材,充分领会编者意图,正确解读教材内容,挖掘育人价值。教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最基本、最主要的依据,师生都要认真研读教材。尤其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借助《教师教学用书》认真研读教材,充分领会编者的编写意图,正确解读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
比如,在讲到元朝的民族关系时,一些教师常常将其概括为实行民族歧视政策。如果仔细阅读教材中的表述,“蒙古统治者为了保障自己的统治利益,推行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他们在很多方面对不同民族采取差别对待措施,被后人概括为‘四等人制’。”可见,“四等人制”是一种对不同民族采取差别对待的措施,并且是后人概括的叫法,并不能称元朝实行民族歧视的制度。后来教材也介绍,“随着时间推移,民族矛盾逐渐减弱,社会贫富差距带来的阶级矛盾却日益严重”,元朝的灭亡最终是因为阶级矛盾激化而被推翻。
#p#分页标题#e#再如,在讲解鸦片战争时,一些教师将鸦片作为商品,强调英国的贸易是自由贸易,清朝秉持天朝上国思想,实行的是朝贡贸易体系,从贸易差异的角度探讨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忽视了西方工业革命开始时期资本主义殖民掠夺、扩张的冲动。如果仔细阅读课文不难发现,课本从导入开始,一直在强调英国“走私”鸦片,强调鸦片作为毒品的危害。正因为鸦片贸易是不道德的,清政府才会禁烟,从而给了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借口。这才是教材的主旨所在。教师如果单纯从贸易角度出发讲解,就违背了教材本意,价值引领出现偏差。因此,认真研读教材是教学的前提和基础。
改变传统教学方式,把握内容主线,对教材进行合理整合。这套历史教科书经过试教试用以及六省市的率先使用,最受教师欢迎的是必修课程通史体例的回归。老师们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新教材知识点密集,内容涵盖量大,按常规方式讲不完。我们知道《中外历史纲要》主要讲述的是人类历史发展演变的基本脉络和基本规律,那么在教学中既不提倡照本宣科,也不要求所有内容都面面俱到,对细节讲述也不必太过拘泥。把握历史发展的大势,把握和构建历史的体系、结构与脉络,从而形成历史认识,达成素养目标,这才是教学的关键,即如课程标准所言“重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这就需要教师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改变传统教学观,认真梳理教学内容,把握教材中的主线,对教材内容进行大胆整合、取舍。
关于教材内容的整合,从大的方面说,通常分为横向和纵向两种方式。横向联系的整合,就是将同一历史时期的中外历史整合在一起,拓宽历史的视野。比如,鸦片战争爆发前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通过整合,能够使学生清晰地认识到中国在当时世界格局中的处境,充分理解世界主要殖民主义国家为什么把侵略矛头都集中在了中国。纵向联系的整合,即对历史发展前后联系的内容进行梳理、归纳,从而形成对历史长时段、清晰的认识。比如,中国历代疆域的演变,认识中国版图的形成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不断开拓进取和巩固发展的结果,从历史的角度认识西藏、新疆、南海诸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钓鱼岛等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强化国家主权意识、海洋意识和国防意识等。
从小的方面来说,也可以是一课、一单元的整合。比如,《中外历史纲要》第二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的三目: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百家争鸣,在讲授时可以依据唯物史观中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等具体理论进行适当整合。可以将第一目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作为本课的历史背景,重点从经济发展决定社会变革,社会变革又在意识形态领域得到反映。这一课整合后,能够很好地体现唯物史观在教学中的指导与运用,有助于对这一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形成全面、客观的认识。再比如,第二单元第七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为了更好地落实课标要求,即“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教材单设一课集中讲述这一时期的制度。但教师在具体讲述中,也可将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融入隋唐这段历史进程中,从政治、经济、民族、文化等不同角度来综合讲述。这是单元内课与课的整合。这种整合也有利于学生掌握历史发展的线索与脉络,在隋唐历史进程中了解这一时期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此外,对历史教学内容的整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运用主题教学、问题教学、深度教学、结构—联系教学等不同教学方式,除了对教科书的顺序、结构进行适当的调整,还可将教学内容进行有跨度、有深度的重新整合。这种整合特别适合高二年级讲授选择性必修课程时,对必修、选择性必修教材进行整合,创设出更具探究意义的综合性学习主题,既有利于学生对以前所学知识的系统梳理,也有助于全面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
教学设计在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进行整合时,必然会对教学内容进行取舍。如何取舍的问题,令教师颇为困惑。简言之,内容取舍就是看教学内容与教学主线、核心素养落实之间的联系程度。属于教学主线中的关键问题、关键内容的,有助于核心素养落实的,当取;不影响教学主线和素养落实的细节内容,可舍。比如,《中外历史纲要》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中第四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涉及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西汉的强盛、东汉兴衰和两汉文化四目内容。其中两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思想文化上的巩固措施应为核心内容,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为其主线,那么两汉兴衰的历史过程可以略讲,而巩固统一的措施应重点讲述,为探讨历史发展大势,两汉衰亡的原因也是探寻的重点。由此,教学主线和重点内容之外对具体内容的取舍也就可以进行把握。
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功能性栏目、图表和探究活动课,切实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落实,除了体例结构和主题教育的内容之外,教科书还设置了丰富的功能性栏目、大量图表和探究活动课来集中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比如,关于史料实证方面,除了正文的叙述,提供一段与正文内容密切相关的历史资料,即“史料研读”让学生阅读史料,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设置了“学思之窗”,不但提供了原始史料,还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能力;教材还设置了与课文内容相契合的各种插图(历史图片、地图等)和表格。以地图为例,为培养学生时空观念,教材中使用了大量地图。据统计,仅《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就使用了41幅地图,其中包括18幅历朝历代的疆域图、1幅1840年前的中国和世界形势图,以及22幅配合教材叙述呈现重要历史事件、重要路线、重要分布形势的地图,其数量之多在教科书史上也是空前的。同时有些内容直接根据地图设置“思考点”,比如元朝时设置《元朝形势图》(1330年),设问“观察《元朝形势图》(1330年),你认为元朝行省制度对后世有什么影响?”等。通过地图及问题设置,一方面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素养,另一方面也注意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历史解释、史料实证、家国情怀等素养。教材还设置活动课,主要目的是围绕教科书中的核心问题展开系列探究的实践活动,全面提升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p#分页标题#e#在这里,我们对教师有三点建议:一是尽量使用教材中提供的栏目材料,及课后《探究与拓展》资料,如实在不能满足教学需要还可使用教参中提供的相关资料。这些都是编写组专家精选的材料,教材资料不用而另外去找新的材料,容易出现对材料的错误引用或解读,误导学生。二是尽量使用教材中的地图或权威地图出版社出版的教学地图,尽量不要直接从网上下载,以免出现政治问题。三是要组织好活动课,要把活动课与育人目标紧密结合起来,不能忽视活动课的开展,要注重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应对育人模式的改革。
进行学情分析,做好衔接,要将初高中历史课程作为一个整体在教学中加以贯穿。高中必修课程《中外历史纲要》的编写是建立在义务教育历史教科书的基础之上的。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教科书对历史过程、历史人物和事件写得比较具体详细,课时也相对较多。比如《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在初中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中用了5课,即《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东汉的兴衰》《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基本上初中一课的内容,到高中变成了一目,甚至两课内容合并为一目。显然,像初中那样对所有历史现象都要面面俱到地呈现、讲述,在现有框架结构下是完全不可能的。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认真了解初中历史教科书所讲述的内容,看看哪些内容在初中教材中有过详细叙述,哪些内容是高中新增加的或者比初中讲述或评价得更为深刻的。通常,初中历史多讲过程,高中历史多了些分析和评价,相对初中更为概括。通过通读初中教科书,教师对教材初高中的内容差异就会做到心中有数。对于学生,因为各地中考要求不同,有些是开卷考试,有些是闭卷,还有些是半开放半封闭的,那么考生对待历史学习的态度也会有所不同。另外,各学校的历史教学情况也千差万别,历史学科是否受到充分重视,学生初中历史学习的效果如何,是需要教师提前沟通了解,知道哪些知识是学生在初中已经掌握得比较好的,哪些没有掌握或掌握得不好。只有“备”了学生,在讲课时才能够有的放矢,针对重要学习内容再进行整合与取舍。
在民族地区,开设少数民族与祖国关系史的主题教育课,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科书注重从民族团结进步的角度讲述历史上的民族问题。通过自古以来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讲述了包括汉族在内不同民族在国家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专章讨论辽、夏、金、元、清时期少数民族政权的历史,突出少数民族对中国历史文化的特殊贡献;讲述了我国历史上不同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从而形成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的历史;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后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讲述了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尊重国家主权和民族平等、携手亚非拉国家反抗殖民统治的历史。通过学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和历史观,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时,宗教问题是中外历史上产生的问题,教材根据历史史实作了准确叙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宗教观。
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充分利用教材资源,讲好少数民族形成发展的历史,以及与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关系史,帮助学生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时,还要注意呈现少数民族的民族特色以及在中国历史文化形成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同时,要充分考虑到民族地区的教学实际,在教学中注意循序渐进,用适合民族地区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活动。
历史学科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但传统的历史教学在学科上过度发力,教师也常常纠结于历史知识的容量和难度,忽略了历史学科的本质和历史教育的真正价值。因此,重建历史教育价值的关键,是实现由学科知识本位的教学转向以人为本的教学,而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只有抓住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才能全面发挥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正确引领历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全面理解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其具体表现,使学生通过历史学科的学习,逐步形成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真正体现历史学科的育人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