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清代黑龙江地区驿站站丁的生计
02-13 次遇见摘要:明末清初,随着俄国在远东地区的逐步扩张,黑龙江地区的边防形势日趋严峻。为了保证军需、巩固边防,清廷决定将东北地区原有的驿站线路向北延伸,陆续构建了黑龙江地区的驿路交通网。站丁及其家眷所共同构成的“站人”,也随着驿路的延伸,逐步落户于各驿站及其周边地区。而包括居住、婚配、土地等在内的生计问题,则成为影响站人群体乃至整个黑龙江地区驿路交通网络生存发展的重要条件。
在道路交通并不发达的中国古代,驿路一直是信息传递的重要渠道。而作为边防重地的黑龙江,更是清代驿路建设的重要区域,并逐步形成了以首府齐齐哈尔为中心的纵贯南北,并向周边市镇逐步辐射的驿路交通网。而在这个网络中各个驿站服役的站丁及其后裔,则形成了黑龙江地区的一个重要移民群体——站人。
一、清代黑龙江地区的驿站与站人
康熙二十二年(1683),清廷增设黑龙江将军,将黑龙江地区由吉林将军辖下划出,单独设治。但设治后的黑龙江,由于地处边远,且气候严酷,通讯补给异常艰难。为此,清廷多次派遣官员,实地测量,先后建成多条驿路。此后,直至清末“裁驿归邮”,黑龙江境内的各条驿路都一直承担着连接边疆与内地的重任。驿站的顺利运行,势必离不开相关的专业人员——站丁。清代黑龙江地区地广人稀、路途遥远、环境酷烈,站丁的来源也因此成为一大难题。
细考之,清初黑龙江地区驿站站丁的进驻主要是在康熙二十二至二十五年。在清廷的多方谋划下,黑龙江地区各驿站的站丁逐步配置齐备。其来源主要包括两部分人口。其中人数较少的部分是清廷在当地拨派或招募的少数民族贫困人丁。这部分站丁人数少,驻驿地点偏远,持续时间也较短,因此影响较低。而多数站丁的来源,“则是被流放到盛京、宁古塔将军辖地的‘罪人’。在罪人当中,占绝大多数的是‘三藩之乱’中被俘的吴三桂残部。至于三藩中的定南与靖南两藩残部,则留在原地驻防或返回北京,并未现身黑龙江驿站。”此后,随着驿站的逐渐设立以及站丁的入驻,一个新的移民群体——站人逐渐形成,并在整个清朝中后期成为黑龙江地区驿站交通的绝对承担者。
二、黑龙江地区站丁与站人的生计
清代黑龙江将军辖下各驿站的“站丁”,特指归属所在驿站管辖、服役的男性丁壮。他们拥有额定的编制,且需“站丁每三年编册送(兵)部”。与站丁相比,“站人”一词的适用范围则要大得多。简而言之,凡是站丁及站丁的直系亲属都属于站人的范畴。
在站丁的选拔上,清廷最初认为,“设该驿站时,须选贤能领催及能谋生计,有妻室,有牛畜之旧人二分,连同新人一分,一并派去。”可见,清廷最初也是充分估计了驿站初创时期的艰难,所以在能力、财产,甚至丁口方面都做了规定。但在实际选拔站丁的过程中,却因在站丁选拔过程中难以摊派,“即应查索伦、达斡尔之贫穷者,令其驻于霍洛尔河至黑龙江所设之五驿内。至于墨尔根至锦州俄佛罗所设之二十驿,应查抄没户之闲散男丁,令其驻驿。查抄没户之男丁时,每驿设三十名,并从中检选优良者一名,任该驿领催”。
由此可知,由于驿站运行的迫切要求,清廷在站丁的选拔上不再局限于有无才干,熟悉驿站运行以及财产的多寡,而是尽快解决驿站的设立及运行问题。也正是由于清廷选拔标准的改变,为站丁、乃至广大站人的后续生计带来了较大影响。
1. 站丁的房舍与婚配
据相关史料记载,黑龙江地区的驿站初设时,各驿站所在地均设有官房。站丁初到驿站时,“规定每个站丁可以得到一间房屋,同时还要修建被当地站人称为‘站房’的办公处。”清廷曾专门派遣官员监督制作驿丁服装、建筑房屋,甚至每名驿丁还获得十两白银。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却存在很大问题,如房舍不足或未曾及时完工,造成驻驿“站丁多住临时搭设的窝棚或土窑子里,后来逐渐盖上了房子。”
此外,因为站丁需要世代驻驿服役,因此其婚配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黑龙江地区本身就是地广人稀,而初至黑龙江的站丁多未曾携带家室,在分布上也呈现十几乃至几十人的小群居状态,且普遍状况是男多女少,所以当时站丁的婚配是很困难的。如史载“茂兴现有无妻男丁2名,古鲁站有无妻男丁9名,……宁年站有无妻男丁13名,共有无妻男丁75名”。为解决这一问题,清廷曾规定新设驿站的站丁若已成家,则家属随同前往服役驿站定居。如无家眷,则由朝廷“为无妻男丁发配孤身女子,并对拨女后仍无法解决配偶的男丁,以一女子折银30两,作为买妻之用。据史载,所拨银两已由盛京户部如数支付。后来茂兴至宁年站的无妻之丁,已有半数娶妻,另一部分因故不能娶妻者,也自愿领取银两。此即驿站设立之初,站丁的婚配情况。但因为站丁的特殊身份和“三不准”的重重限制,其婚配问题一直较为困难,并逐渐形成了“站人”内部结亲的婚配方式。
2. 近乎于无的额设粮饷
在清代黑龙江地区的驿路系统中,只有总站官、笔帖式、领催是清廷的定额官员,由朝廷发给粮饷。其中,“总站官的年俸是40两,笔帖式原为24两,后增为36两,领催24两。”由于站丁“罪人”的特殊身份,因此基本无缘总站官、笔帖式两个品级较高的官职。领催一职也就成为绝大多数站丁一生最大的奋斗目标。
此外,各驿站中还设置有负责管理文书的外郎、管理喂养驿马和耕牛的马头等专职人员。但这些人都是各驿站在站丁中挑选而出的,不是额设官职,因此并无官方粮饷发放。至于普通站丁,更是在同治十二年(1873)前绝无粮饷,生计一直十分艰难。
3. 站人的农业生产
(1)粮饷无着,被迫农耕
康熙年间,选拔出来的站丁被派至各驿站后,主要负责传递公文信件,迎送往来官员及使节等。由于除领催外,普通站丁长期没有粮饷,所得不足以养赡自身及家眷,从事农业生产也就势在必行。
如据光绪十五年(1889),黑龙江将军恭镗的奏报可知,从康熙中叶驿站初设开始,直至同治十二年(1873),驻驿站丁始终是没有粮饷的,如不事农业生产,实难维持最基本的生存所需。而同治十二年以后,清廷虽增设了站丁的津贴,但每月仅有一吊铜钱,且事务日渐繁杂,站丁生存状况反而更差。
(2)站人的早期农业发展
清廷为鼓励站丁农垦,早在黑龙江地区设驿之初,“就积极选派贤能领催谋求站丁生计,如不合格,则予以撤换;并按当地粮价,斟酌派发粗细粮食,务令足食;令各驿站站丁就地屯田,以获取粮食补充等。”如“每男丁发给田五垧,均由设驿之村庄以附近之农田拨给。”清廷甚至考虑到驻驿之初的站丁可能会并不熟悉农业生产,因此特别遣官协助耕作。所获收成,除留足站丁口粮外,全部交官。直到驿站设立四五年后,各站站丁已经完全掌握了耕种技巧,可以自立,方才“将官田分给站丁本人耕种,同时撤回协助耕田的官员。”
(3)站丁地的进一步开垦与丈放
据记载,康熙二十四年(1685)十二月,“由吉林量至黑龙江,共一千七百一十一里,拟驿站二十五处,……再,每男丁发给田五垧。”据此推算,驿站初设之时,黑龙江将军所辖范围内,共有19个驿站,则站地总数为2850垧。
至雍正年间,黑龙江将军辖区内驿站地为7098垧,“茂兴等处十驿,于各驿十里内,驿夫种地共三千零六十八垧;墨尔根村等处十驿,于各驿十里内,驿夫种地共四千零三十垧”。
延至宣统元年(1909),黑龙江省的台站地数额,包括“南路八站五台,已垦熟地五万九千八百二十一垧零,北路十二站已垦熟地三万四千六百一十八垧零。均经垦务行局清文承报有案。本年(宣统元年)八月,照章一律升科。此外尚有未垦官牧场二十余井。”“各站已垦熟地九万四千四百三十九垧,每垧以钱六百六十文计科,可征钱七万二千五百余吊,合银一万二千两余。”
由以上数据可见,有清一代,黑龙江地区的站丁地及站人开垦的土地,一直呈上升趋势,从而反映出,在封禁条件下,黑龙江地区掌握了相对先进农耕技术的站人,对当地的土地开垦及农业发展至关重要。
三、驿站的衰微与归邮
1. 站丁生计问题的日趋严重
无论是清廷降低选拔标准的权宜之计,还是粮饷缺失等区别于内地的歧视性待遇,“都为黑龙江地区驿站的持续发展留下了隐患,以致先后出现了诸如难以婚配、贫病交加、房舍不足、借债度日等种种问题,甚至发生了站丁借机逃跑的情况。”
另外,康熙年间,黑龙江地区站丁的最初来源,多是吴三桂属下投降后的发配者以及其他因罪流放人员。而此后,驿站人员的成分也十分复杂。长此以往,清廷及地方衙门就把台站视为容纳罪人的所在,在生活、驿递、升迁等方面多有歧视。据史书记载,“其管辖人员对属下站丁的虐待由来渐矣。传闻有余丁签名帮贴之旧习。道、咸以后差徭日重,一经签名无不破家荡产。同治十二年,恩诏有抚恤驿站一条,可以想见其困苦之状。”
2. 裁驿归邮
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先进科技的传入,传统的驿传制度日渐衰微,近代交通、通讯方式登上历史舞台。驿站自身所存在的索取无度、负担沉重等弊端,以及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特别是清末新政推行后,近代的交通和通讯事业在黑龙江地区得到了较大的发展。这一系列新的政治、经济因素的出现和发展,都对清末的“裁驿归邮”起到了推动作用。至宣统元年(1909),清廷将黑龙江所辖驿站陆续改为文报局。原有驿站站丁,全部改为民籍。曾活跃黑龙江地区200余年的站人群体,至此终于结束了站上生活,逐步融入地方社会之中,并继续对整个黑龙江地区产生着重要影响。
总而言之,自清代康熙年间黑龙江地区的驿站创设后,驻驿的站丁及其家眷在经过数代繁衍之后,皆已在各驿站落地生根,且被统称为“站人”。但因为受叛军出身及站丁的身份所累,他们的社会地位一直较为低下,升迁困难,且无人身自由。只是到了清末,随着形势的变化,朝廷调整了对站丁的政策,他们的社会地位才有所改善,而以房舍、婚姻、粮饷、土地为代表的站丁生计问题,却在整个清代也并未得到有效的改善。这也成为200余年来黑龙江地区驿站交通的一大顽疾,对当地的社会、经济等的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