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籍所记“捕喝”历史地理考述
02-13 次遇见内容提要:捕喝即中古中亚安国都城布哈拉,在中国历代文献中,对布哈拉有不同的称谓。布哈拉城是由移民村落发展起来的;在6~7世纪初,布哈拉形成为一个政治实体,以城立国;布哈拉周边村镇与布哈拉结成松散的封建附庸关系,形成我国史籍上所称的“安国”。公元659年,安国与唐朝建立起羁縻隶属关系。公元8世纪初,阿拉伯人征服布哈拉后,安国力图依靠唐朝反抗大食人的统治。850年,布哈拉形成为具有内城、外城和完整城墙的大都市。
捕喝是中亚河中地区重要的城市,长期为昭武九姓之一的安国之都城。在中国历代文献中,对捕喝有不同的称谓,对捕喝的历史沿革亦语焉不详。目前,笔者未见国内学界对捕喝有专门考述。
一、捕喝城市沿革
捕喝在中国古代史籍中有多种称呼。《汉书》记为罽城[1];《魏书》称之为忸密[2];《隋书》为安国,又称其为“汉时安息国”[3];《大唐西域记》记为捕喝[4];《新唐书》说,安国又曰布豁及捕喝,治阿滥谧城,即康居小君长罽王故地[5];耶律楚材《西游录》作蒲华[6];《圣武亲征录》作卜哈儿;《元朝秘史》作不合儿;《元史》有蒲华、不华剌、卜哈儿诸译;《明史》作卜华儿[7]。冯承钧先生疑《魏书》之副货国副货城,《元史·察罕传》之孛哈里城亦为其对音。[8]
俄国学者巴托尔德认为,玄奘所记的“捕喝”(音pu-ho),可与bukhār相对应,而bukhār是突厥—蒙古人对梵文Vihāra(意为“佛寺”)之拼法。13世纪波斯历史学家志费尼(Juvaini,1226~1283年)认为,bukhār一词在祆教徒语言中意为“学术中心”、“知识汇聚的地方”;而在偶像崇拜者——汉人和维吾尔人的语言中,把偶像寺庙称之为Vihāra(“不花儿”)。[9]Bukhār(或Vihāra)的派生词即“布哈拉”(Bukhara,又作Bokhara)。显然,中国古代史籍所记“捕喝”即中亚布哈拉的对音。
在10世纪以前的中亚地理、历史著作中,对布哈拉也有许多不同的称呼。在艾赫迈德·伊本·穆罕默德·伊本·纳斯尔的著作中,布哈拉被称为“鲁米吉卡”(Numijkat,或Nmijkat),该名一直存在到穆罕默德时代(公元776年前后,木坎纳起义爆发时,布哈拉城外还存在着一个鲁米吉卡村)。[10]在其他书中还曾把它写作布米斯卡特(Būmiskat,Būmijkath)。在阿拉伯文中,有时称之为“马地纳·哀·苏雷亚”(madinat al-sufriya),其意为“铜城”;有时又写作“马地纳·哀·吐加尔”(madinat al-tujjar),意为“商人之城”。也有人认为,“鲁米吉卡”(Numijkat)一词来源于粟特文中的nōk-mēθan,意为“新住所”[11]。诸家各执一说,莫衷一是。另有一个说法,一个波斯文名称为布哈拉的城市,在阿拉伯文中称作法希拉(Fākhira)。[12]志费尼考证说,布哈拉建城时的名字是Būmijkath。[13]不过,在12世纪以前,“布哈拉”这个名称在中亚地区更为人们所熟悉。
根据境外史料记述,《魏书》所言忸密,相当于布哈拉古老名称Numijkat。
布哈拉位于泽拉夫善河(古代称玛沙富河Māsaf)下游,土地肥沃,一马平川。在古代,人们从各地汇集到布哈拉附近。最早在这儿定居下来的人来自突厥斯坦。许多伊朗人也在这儿建立起诸村镇。玛沙富河之名就与伊朗三个主要部落之一的玛斯庇部(Maspī)之名相联系。[14]在这些移民村落中,拉米丹(Ramīthan,或Riyā-mīthan、Aryamīthan,即现在布哈拉附近的Carsham-ba-ī Ramithan)村被穆卡达西(Mukaddasī)认作是“古代的布哈拉”[15]。该村在纳尔沙喜的《布哈拉史》(著于公元943年前后,后人有增补)一书中,写为Rāmītīn。纳尔沙喜说,该村“比布哈拉城的历史悠久,有些书甚至直接称它为布哈拉。古时候,拉米丁(丹)是统治者的居住地,在布哈拉建立起来以后,统治者们就迁居到布哈拉,每年只是在拉米丁过冬,直到伊斯兰统治时期都是这样”[16]。
因此可以断定,在伊斯兰教兴起前几个世纪,在现代布哈拉的城基上某一村落逐渐发展为一座城市。公元6世纪中叶,该城被中国史书称为忸密,从而著称于世。
7世纪前期,布哈拉统治者比顿在古代城堡的废墟上重建起布哈拉城堡,并将自己的名字铸于铁券上,把铁券挂在城门之上。[17]这可以说是中古布哈拉城市兴起的开始。该铁券应被看作是一种城徽标志。关于这个时期的布哈拉城,中国史籍记载说,安国“都在那密水(即泽拉夫善河——引注)南,城有五重,环以流水,宫殿皆为平头。”[18]据纳尔沙喜记载,迟至9世纪初,布哈拉城有七座城门,其中由外向市中心有集市门(即“香料出售者”之门)、巴尼·沙德门、巴尼·阿沙德门、城堡门、哈克拉门五重[19],与《隋书》所记相符。
就像多数伊朗城镇那样,阿拉伯地理学家把布哈拉分成三个主要的区域,即城堡、老城区(波斯文写作沙赫里斯坦shahristān,又称内城)以及郊区(rabad)。所谓郊区(又称外城),位于老城区和9世纪所筑起的新城墙之间。城堡之基从一开始选定,就一直保持不变至今。由于城堡区自然地要受到城堡地基的限制,所以城堡位置从一开始就没有发生变动。[20]在阿拉伯征服时代,整个布哈拉城只由沙赫里斯坦所组成;城外虽有几座独立的宫殿和一些移民村落,但它们还没有与城区联在一起。[21]
约在公元783年,呼罗珊总督阿布尔·阿拔斯·吐什命令布哈拉总督穆赫塔迪·伊本·达赫里在布哈拉修筑垒墙,使布哈拉像撒马尔罕那样,把所有布哈拉地区的村镇都围在墙内,免遭突厥人侵犯。这项工程直到830年才竣工。该墙每隔1法尔萨赫(farsang,又称parasang,1法尔萨赫为马走一小时的距离,约合6.24公里)修建一门,每800米左右建一个坚固堡垒。[22]此后,布哈拉总督艾哈迈德·伊本·哈立德为了使城市不受强盗侵袭,向塔希尔王朝(822~873年)请求修筑内城墙。内墙于公元850年前后建成,有塔楼和城门,城门共有11个。这样,就把沙赫里斯坦与郊区联在一起,形成为一个筑垒城市。到10世纪时,紧靠老(内)城墙,又筑起另一围墙,围住了更大一块区域,也建有11个城门。[23]至此,布哈拉城基本上定形。此后,布哈拉虽然像其他的中亚城市那样几乎不能幸免于剑与火之灾难,但它总是大致在同一个地方,按10世纪的城建规模而重建起来。[24]
可见,布哈拉城是由移民村落发展起来的。它与谋夫、撒马尔罕等中亚城市不同的是,它只有本城地盘的扩展,而没有城市的迁徙、移动,其发展趋势呈中心放射状。到10世纪中叶以后,该城规模基本定形。城堡区(在20世纪初,其周长约1英里,面积为23英亩[25])是布哈拉统治者布哈尔·胡达(Bukhar-khudah)的宫殿所在地。10世纪末中亚佚名作家用波斯文写成的《世界疆域志》说,布哈拉外垒墙各边长12法尔萨赫,垒墙没有断缺。[26]这大致反映了当时布哈拉地区的规模。当时,内墙围住的布哈拉市区偏向于外墙围住的布哈拉地区之西半部。10世纪前半期阿拉伯地理学家伊斯塔赫里(Istakhrī)说,位于布哈拉往东到撒马尔罕大道上的塔瓦维斯村(Tawāwīs,该村是外墙东端边界),距布哈拉7法尔萨赫;而往西到呼罗珊路上,外墙门距布哈拉仅3法尔萨赫。[27]这反映了布哈拉与呼罗珊的关系较与撒马尔罕的关系更为密切。外墙北端距布哈拉城区4~5法尔萨赫,外墙在布哈拉以南延亘多远,我们无从得知。[28]唐初玄奘说,在7世纪30年代“捕喝国周千六七百里,东西长,南北狭”[29]。正是在这个基础上,10世纪以布哈拉为中心的布哈拉地区才呈现出上述趋势。
二、捕喝国政治发展
6~7世纪初,布哈拉地区形成为一个政治实体,开始以城立国,由本地王公及突厥人统治,封建关系进一步发起来。从7世纪中叶开始,以布哈拉为中心的安国受唐朝羁縻统治。
在公元6世纪以前,布哈拉地区分布着许多村镇,其中有一些的历史比布哈拉还要悠久(如拉米丁Rāmitīn、瓦拉赫沙[30]、沛肯),有些规模甚至比布哈拉还要大(如瓦拉赫沙)。这些村镇的首领就是所谓的德赫干(dihgān,或dihkan、dihakan,意为“村主、村长”)。村镇具有很大的自治权,建有城堡,甚至有宫殿。有的村镇成为布哈拉统治者的行宫(例如在阿拉伯人征服前,拉米丁是布哈拉统治者的过冬住所;瓦拉赫沙有建筑得很好的宫殿,一度为布哈尔·胡达的驻跸之地)。[31]公元3~6世纪,德赫干们以布哈拉周边的大村镇为中心扩张势力,不断在村镇附近建立新的堡垒,开垦土地,修建水渠,使一些村镇逐渐发展成为一个个半独立的、政治性的城邦。这些城邦与布哈拉统治者的关系基本上是一种宗主与附庸的关系。城邦的形成过程,也就是封建化逐渐加强的过程。
例如,据纳尔沙喜记载,萨珊王朝国王基斯拉(Kisrā)之子沙布尔与其父反目而逃到布哈拉,受到布哈拉统治者布哈尔·胡达的礼待。布哈尔·胡达应此王子请求,把布哈拉附近的一片荒草地赐封给后者作为采邑。沙布尔在这儿开了一条水渠,沿渠兴建了几个村子和一个宫殿,并修建了一座堡垒作为居所。此后,这儿的村镇规模迅速扩展。沙布尔死后,这些村子由其子孙所继承,直至屈底波征服布哈拉。沙布尔的后代也自称“胡达”,其势力大到与布哈拉女王哈吐恩之子吐格什哈达(约670~739年)争夺布哈尔·胡达之位。[32]沙布尔后代住在瓦尔丹纳村,故自称瓦尔丹·胡达,[33]俨然是一个城邦之主,割据一方争雄。
布哈拉地区这种政治格局,对7世纪以后布哈拉政治制度有很大影响。当布哈拉城发展起来后,上述这些城镇就与布哈拉结成较松散的附庸关系,形成我国史籍上所称的“安国”。最初的安国是由本地王公实行统治的。《隋书》记载,安国“之西百余里有毕国,可千余家。其国无君长,安国统之”[34]。随着布哈拉城市的发展扩大,政治地位的加强,布哈拉地区诸城镇与布哈拉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直至9世纪中叶以外垒墙的形式结为一体。
西突厥汗国兴起时,布哈拉城由塞伊·吉什瓦尔(shīr-ī Kishvar,德国学者马迦特认定此人为达头可汗的哥哥[35])所统治,此人为突厥统治者喀拉·居林·突厥(Qarā Jurīn Turk。马迦特认定此人为室点密[36])之子。一批布哈拉德赫干(其中为首者称布哈尔·胡达)支持吉什瓦尔统治。吉什瓦尔统治了20年,修建了布哈拉城,还兴建了梅马斯丁、沙克马丁和法拉伯等村镇。在他以后的几个突厥统治者,至少又兴建了3个村镇。[37]在这个时期,布哈拉及其附近村镇开始组成为一个自治性的政治实体,与西突厥汗国形成一种藩属关系。关于这个时期布哈拉政治,《隋书》记载说,安王“坐金驼座,高七八尺。每听政,与妻相对,大臣三人评理国事”。此时布哈拉具有了对外称国遣使之权。如隋大业五年(609),安国遣使隋朝贡献。[38]
这个时期布哈拉当地贵族首领布哈尔·胡达的权利一定是很大的,其职位世代相袭。《新唐书·西域传》记云,贞观年间(627~649年),安国“其王诃陵迦又献名马。自言一姓相承二十二世云。”此时,安国出现骑士阶层,称为柘羯(由招募的勇士组成),这些人组成为一支常备军;其国已有大城四十,小堡千余。[39]
布哈拉女王哈吐恩(约674~689年在位)就是一个封建君主了。她每天骑马出城堡到“饲料卖主”之门,坐在一张宝座上发号施令,两旁侍立着宫廷宦官、贵族。她还责成每个村镇年青的德赫干和王公们有义务轮流每年4天前来侍候,每天侍候的年青德赫干和王公达200人之众。[40]德赫干和王公们所履行的义务显然就是一种封建义务了。
三、布哈拉与唐朝和大食的关系
唐朝建立之初,安国就积极与唐朝交好。唐高祖武德年间(618~626年),安国即遣使入唐朝贡。[41]658年,唐朝平定阿史那贺鲁叛乱,安国也随之列入中国唐朝羁縻统治。显庆四年(659),唐朝在布哈拉(阿滥谧城)设安息州,以其王昭武杀为刺史。显然,昭武杀即为纳尔沙喜所记述的布哈拉城邦统治者布哈尔·胡达。龙朔元年(661),安息州隶属安西都护府。[42]公元618~759年间,布哈拉向唐朝遣使纳贡至少有17次,[43]平均8年左右就有一次。这在当时西域交通受千山万水阻隔的情况下,已是来往很密切了。唐朝高度发展的封建制度,无疑给布哈拉以很大影响。
在安国与唐朝的关系得到积极发展的同时,大食人开始东侵中亚河中地区。公元674年,阿拉伯军队在乌巴德·阿拉·本·兹亚德的率领下,第一次兵临布哈拉城下。[44]阿拉伯人对布哈拉的征服是由呼罗珊总督屈底波完成的。屈底波打败了瓦尔丹·胡达,肃清了吐格什哈达的对手,于710年把布哈拉交还给吐格什哈达统治。[45]而在此前后,屈底波任命了手下的一个将领瓦兹尔·伊本·艾尤布为布哈拉总督(Amīr)。这位总督及其继任者们都住在布哈拉“城堡区”的一座宫殿里。[46]
在名义上,阿拉伯人充任的布哈拉总督是布哈拉的最高首脑。但实际上,这个时期的布哈拉是由布哈尔·胡达家族和阿拉伯人总督双重统治的,安国实行一种双元统治。胡达之职基本上是由当地家族世袭;布哈尔·胡达甚至在呼罗珊总督任所谋夫也有一座自己的宫殿。[47]阿拉伯人担任的布哈拉总督,实际上不过是大食呼罗珊总督的代理人,没有实际权力。呼罗珊总督本人在布哈拉也有自己的宫殿。布哈尔·胡达只向呼罗珊总督和巴格达哈里发负责。吐格什哈达·布哈尔·胡达势力很大,以至于呼罗珊总督纳斯尔(738~748年在位)也想做他的女婿。[48]哈里发和呼罗珊总督即使处死了胡达(如751年处死吐格什哈达之子屈底波;783年处死布尼亚特[49]),也未能没收后者的财产和奴仆,而只能把这些财产作为俸禄赐予他家后裔,允许该家族继承。这笔产业一直由该家族占有到萨曼朝的伊斯迈尔任布哈拉总督时期(874~907年),每年能收入2万迪拉姆。伊斯迈尔虽收回这份产业,仍让军需官每年从国库中拿出相应金额给该家族作为补偿。[50]
这时布哈拉与大食的呼罗珊总督的关系基本上是一种宗主和附庸的关系。屈底波在第四次征服布哈拉后曾与布哈拉人议定:每年布哈拉必须向哈里发进贡20万迪拉姆、向呼罗珊总督进贡1万迪拉姆;布哈拉人还必须向阿拉伯人提供马料和柴火。[51]政治上臣服,经济上纳贡,可以说是这个时期安国与大食关系的基调。
但布哈拉人并不甘心政治臣服地位。人民群众多次举行反对阿拉伯人的起义,并与伊斯兰教派运动合流。布哈拉本地统治者也不甘心附庸地位。我国史籍记载,天宝十三年(754),安国副王野解与东曹国王及诸胡九国王一道上表,“请同心击退黑衣,辞甚切至。”[52]木坎纳起义爆发时(约776~783年),布哈尔·胡达布尼亚特就支持起义者反对阿拉伯人统治。正因为如此,布哈拉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仍能保持独立的外交。717~759年,安国向唐朝遣使朝贡不下10次。天宝四年(745),安国王屈底波(即吐格什哈达之子,739~751年在位)遣使朝贡,唐朝封屈底波为归义王。[53]这一方面说明唐朝对布哈拉影响之深远,另一方面也说明布哈尔·胡达仍不失为一个统治者。
公元783年以后,阿拉伯人对中亚的控制大大削弱,中亚本地王公势力日益增强。布哈拉的双元统治体制逐渐向一元统治(本地王公统治)过渡。在布哈尔·胡达布尼亚特被阿拉伯人处死后,继任的布哈尔·胡达势力仍然很大,在政治生活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伊斯塔赫里说,在9世纪当呼罗珊总督把其大本营移到尼沙不尔时,布哈拉仍保持独立于河中其余地区的行政管理。到822年,本地塔希尔王朝在布哈拉建立起来;直到874年,布哈拉都由当地人担任的统治者(布哈拉总督)所统治,后者直接向塔希尔王朝负责。在这样的形势下,布哈拉城的政治地位也逐渐加强,城市规模也迅速扩大。783~830年间,布哈拉外垒墙筑成;850年,内城墙筑成,[54]布哈拉发展成为一个具有内城、外城和完整筑垒城墙的大都市,成为河中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874年,萨曼王朝的伊斯迈尔受其兄长、撒马尔罕总督纳斯尔委派到布哈拉,出任布哈拉总督。布哈拉人在星期五祈祷时,在纳斯尔名字前冠上“库特巴”(Khutba),承认纳斯尔为宗主。伊斯迈尔到布哈拉时并没有带上大批随员。他是在以阿布·阿卜杜勒·伊本·花伽·哈胡斯(伊斯兰贵族)为首的当地贵族支持下,控制住局势,顺利进入布哈拉实现统治的。原来的布哈拉总督被他投进了监狱。[55]不过,这以后不久,以布哈尔·胡达阿布·穆罕默德及富豪阿布·哈丁·雅沙里为首的本地贵族并不驯服,伊斯迈尔不得不把他们送到撒马尔罕一个时期,以便自己能在布哈拉巩固统治。[56]这反映了新、旧统治者之间存在着矛盾。
在这个时期,布哈拉与萨曼王朝河中总督纳斯尔(住在撒马尔罕)的关系,政治上是名义上的称臣,经济上纳贡的义务已经不存在了。纳斯尔曾向伊斯迈尔规定,布哈拉每年必须向撒马尔罕交纳税款50万迪拉姆。但伊斯迈尔拒交,双方因此而两次交战。最后,还是以布哈拉政治上称臣、经济上独立作罢。可见此时布哈拉之强大。
892年8月21日,纳斯尔死。他指定伊斯迈尔为其继承人,让后者统治整个河中地区。河中和呼罗珊总督伊斯迈尔统治极盛时,辖区包括呼罗珊、河中、突厥斯坦、信德以及廓尔干等地区,他任命了辖区内每一个城市的长官。他成为第一个住在布哈拉城的呼罗珊总督。继他之后,萨曼王朝所有总督都住在布哈拉城。在总督赛义德统治时(914~943年),法尔斯、咯尔曼、塔巴里斯坦、古尔干以及伊拉克等地都承认赛义德为其宗主。[57]
这样,布哈拉最终发展成为河中首府和政治、文化中心。999年,萨曼王朝灭亡,布哈拉城就大大失去了其政治上的重要性。此后,它通常由王公或总督来管理统治,直到16世纪初昔班尼王朝兴起,才再次成为一个王国的都城。
[1] 《汉书》卷九六上《西域传》(以下正史皆采用中华书局出版的标点校勘本)。
[2] 《魏书》卷一〇二《西域传》。
[3] 《隋书》卷八三《西域传》。
[4] 〔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卷一,中华书局,1985年。
[5] 《新唐书》卷二二一下《西域传》。
[6] 〔元〕耶律楚材:《西游录》上卷,中华书局,2000年,第3页。
[7] 《明史》卷三三二。
[8] 冯承钧:《西域地名》,中华书局,1982年,第15~16页。
[9] 志费尼著;何高济译:《世界征服者史》上册,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16页。另参见《伊斯兰百科全书》(The Encyclopaedia of Islam)“布哈拉”条,莱顿、伦敦,1908年,第一版,1987年重印本,第1卷,第776页。
[10] 纳尔沙喜:《布哈拉史》,美国麻省剑桥出版社,1954年,第68页(Narshakhī,The History of Bukhara.Cambridge,Mass.,U.S., 1954)。
[11] 纳尔沙喜:《布哈拉史》,第120页,英译注103。
[12] 纳尔沙喜:《布哈拉史》,第21~22页。
[13] 志费尼著;何高济译:《世界征服者史》上册,第116页。
[14] 纳尔沙喜:《布哈拉史》,第7页。
[15] 《伊斯兰百科全书》“布哈拉”条,第776页。
[16] 纳尔沙喜:《布哈拉史》,第105页英译注15,第16页。
[17] 纳尔沙喜:《布哈拉史》,第23~24页。
[18] 《隋书》卷八三《西域传》。
[19] 纳尔沙喜:《布哈拉史》,第53~58页。
[20] 《伊斯兰百科全书》“布哈拉”条。
[21] 纳尔沙喜:《布哈拉史》,第30页。
[22] 纳尔沙喜:《布哈拉史》,第34页。
[23] 《伊斯兰百科全书》“布哈拉”条。
[24] 纳尔沙喜:《布哈拉史》,第35页。
[25] 《伊斯兰百科全书》“布哈拉”条。
[26] 佚名《世界疆域志》,伦敦,1970年(Hudūd al-‘Ālam,trs.by V.Minorsky,London,1970.),第112页。
[27] 《伊斯兰百科全书》“布哈拉”条。
[28] 《伊斯兰百科全书》“布哈拉”条。
[29] 《大唐西域记》卷一。
[30] 1947~1953年苏联学者曾经对这个布哈拉西北35公里的瓦拉赫沙古城进行发掘。古城有土砖砌成的城墙,有塔楼,也有宫殿。宫殿位于城中央,房间很多,其中最早的部分属于公元3世纪,最后部分则建于6世纪以后。据此推论,布哈拉建城当不早于3世纪。参见王治来《中亚史》第1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第150~151页。
[31] 纳尔沙喜:《布哈拉史》,第16~18页。
[32] 纳尔沙喜:《布哈拉史》,第32页。
[33] 王治来先生说,瓦尔丹·胡达特是布哈拉王,非是。见其《中亚史》第1卷,第220页。
[34] 《隋书》卷八三《西域传》。
[35] 见纳尔沙喜:《布哈拉史》,第108页注28。
[36] 见纳尔沙喜:《布哈拉史》,第107页注26。
[37] 纳尔沙喜:《布哈拉史》,第7~8页。
[38] 《隋书》卷八三《西域传》。
[39] 《新唐书》卷二二一下《西域传》。
[40] 纳尔沙喜:《布哈拉史》,第10页。
[41] 《新唐书》卷二二一下《西域传》。
[42] 《资治通鉴》,第6317,6324~6325页;《新唐书》卷二二一下《西域传》。又见新旧唐书“地理志”。
[43] 据《册府元龟》卷九六五、九七〇、九七一、九七三统计。
[44] 《伊斯兰百科全书》“布哈拉”条。
[45] 纳尔沙喜:《布哈拉史》,第10页。
[46] 纳尔沙喜:《布哈拉史》,第54页。
[47] 陀跋里书,转引自《伊斯兰百科全书》“布哈拉”条,第1版,第777页。
[48] 纳尔沙喜:《布哈拉史》,第55、61页。
[49] 《伊斯兰百科全书》“布哈拉”条。
[50] 纳尔沙喜:《布哈拉史》,第11~12页。
[51] 纳尔沙喜:《布哈拉史》,第53页。
[52] 《册府元龟》卷九七三,中华书局,1960年。
[53] 《册府元龟》卷九六五、九七一、九七三。关于安国及中亚诸国抗击大食的考述,详见许序雅:《唐朝与中亚九姓胡关系演变考述》,《西域研究》2012年第1期。
[54] 参见《伊斯兰百科全书》“布哈拉”条。
[55] 纳尔沙喜:《布哈拉史》,第78~79页。
[56] 纳尔沙喜:《布哈拉史》,第82页。
[57] 纳尔沙喜:《布哈拉史》,第92~95页。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