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伊吾军的迁移与伊州屯戍布局的形成
02-13 次遇见摘要:唐代伊吾军初置于天山南部的柔远县,后迁移至天山北部的甘露川,其迁移标志着伊州天山廊道交通及屯戍布局的最终形成。景龙四年伊吾军的设置使伊州的屯戍力量得到增强,东突厥的西侵使伊州的屯戍重心向北转移。开元六年伊吾军移驻甘露川以后,以伊吾军为中心的烽燧交通得以建立,军镇屯田和烽铺屯田广泛实施,为防制东突厥的西侵,保障丝绸之路的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伊吾军 伊州 屯戍布局
伊吾军是唐代北庭都护府下辖的一个军镇,在西域东部军防布局中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学界对伊吾军具体位置多有考证,严耕望、孟凡人等人认为伊吾军在今巴里坤湖附近。近年在巴里坤湖东部发现的大河古城,王炳华、冉万里等人认为就是伊吾军所在地。实际上,伊吾军有一个设置、迁移的过程,钟兴麒、刘安志等人注意到了这一点,但前者认为迁移后的驻地在今伊吾县东部的下马崖,而后者认为迁移前的驻地在伊州州治伊吾县城内(今哈密市附近),二者之观点均有值得商榷的地方。本文主要探讨伊吾军设置的地理区位,迁移原因,以及设置的作用和意义等问题,敬请批评指正。
一、伊吾军设置前伊州天山南部柔远县的驻防
贞观四年(630)唐置伊州,其下辖三县——伊吾县、柔远县、纳职县,均位于天山以南,其中,伊吾县虽为州治,但伊州的屯戍力量并不在此,而在其东部的柔远县。《沙州伊州地志》及《元和郡县图志》记载,柔远县城为隋大业十二年(616)屯田所筑,唐代沿用,并置柔远镇、柔远守捉,位于州治所在地东240里,大致在今哈密市沁城乡附近。在今哈密市以东相应里程范围内虽未发现唐代古城遗址,但沁城乡南部头宫村一处名为墩墩山的山顶上发现了一座唐代烽火台,唐代瓜州至伊州的道路似从此经过。此地自然环境优越,隋唐时期于此地附近置县、置屯,是完全合理的。柔远县最终成为莫贺延碛路北部的一处重要补给地。
该地北部是喀尔力克山,海拔4000米以上有终年积雪和冰川,冰雪融水形成水量比较稳定的乌拉台沟河、大天生圈河、小天生圈河、苏里苏河等河流。苏里苏河积水面积171平方公里,大、小天生圈河积水面积107平方公里,是该地区径流量最大的河流。现今苏里苏河有地表径流至墩墩山附近的二宫村,大、小天生圈河在出山口处便渗漏殆尽。苏里苏河及大、小天生圈河下游曾是沁城乡的主要绿洲,《元和郡县图志》记载“柳谷水,有东西二源,出县东北天山,南流十五里合”,清末陶保廉认为大、小天生圈河就是唐代的柳谷水。与现今不同的是,该河在清末仍有地表径流流至沁城附近汇合,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气候偏暖的隋唐时期,也当如此。上述隋唐时期柔远县屯田,便得益于这条河的河水。
柔远县之所以在唐初成为伊州最主要的军镇,还与该地重要的交通位置有关。沁城乡南部经墩墩山烽燧的道路是隋唐时期河西通西域的主要交通路线之一,但该道需要穿越三百多公里的戈壁滩,柔远县屯田主要就是为该交通线提供补给。同时,此地以东有道路通居延;沿喀尔力克山东缘向北也有一条军事防御线(烽燧线)向西北延伸。通居延的道路在唐代文献中较少记载,但该道在隋唐以前就是一条进入西域绿洲的重要通道,如宋永初元年(420),昙无竭召集僧人西行求法,“初至河南国,仍出海西郡,进入流沙,到高昌郡”。夏鼐认为,“河南国”即西秦,而“海西郡”为“西海郡”之误,周伟洲指出此“西海郡”并非位于青海湖,而在居延海附近。由此,从居道海西至高昌,首先需要经过今哈密东部的噶顺戈壁(唐代称“莫贺延碛”),再至伊吾、高昌。由居延经过莫贺延碛以后,只有沁城乡附近有水源可供补给,因此其经过沁城乡附近的可能性很大。到唐代,此地的军事交通地位仍然重要,《册府元龟》记载:
唐谢叔方为左亲卫中郎将,奉使灵州,招辑突厥。会失哥(葛——引者注)逻禄等部落叛兵三千于籁渎水上围叔方甚急,叔方率厉奋击,虏众乃解。还至柔远县,发伊州兵往谕延陀,与其游军会击,大破之。
内田吟风认为上述谢叔方招抚西突厥部落之一的葛逻禄部,是因西突厥射匮可汗与阿史那贺鲁争斗引起的三姓葛逻禄东迁,事情发生在贞观十八年(644)。《旧唐书·谢叔方传》记载谢叔方历任西州、伊州刺史,其“奉使灵州”、“还至柔远县”说明此事发生在其担任伊州刺史时期。此时的柔远县看来在伊州的防御布局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东突厥虽然已经被唐朝平定,但北部及西部的局势仍然会影响唐朝北方的稳定,伊州驻军设防主要目的还是对其东部、东北部方向的经略,柔远县及柔远镇地处伊州东部天山南麓,军事地理位置尤显重要,从这里向东有道路至灵州,向东北部也有道路至回纥、薛延陀,在贞观时期一度是一个军事交通枢纽。
二、东突厥西侵与伊吾军的设置和迁移
景龙四年(710)唐置伊吾军,《沙州伊州地志》将伊吾军置于柔远县条目之下,在该条目末尾处还有“庭州澣(瀚——引者注,下同)海军,西州天山军交河县,伊州伊吾军柔远县”的记载,据此可知伊吾军最初的驻地在柔远县。《新唐书·兵志》记载:“兵之戍边者,大曰军,小曰守捉”,按同一地点兼置“守捉”和“军”的可能性较小,疑伊吾军由柔远镇或守捉扩编而来。
伊吾军的设置与景龙以后突厥局势变化有很大的关系。景龙二年(708)东突厥默啜西击突骑施娑葛,唐朝最初没有在西部阻击,而是在东部巩固边防。然而唐朝对于默啜西侵的漠视导致突骑施混乱,景龙二年七月,“突厥鼠尼施首领参布,及突骑施(首)领贺勒哥罗来降”,景龙三年(709)七月,突骑施可汗娑葛遣使请降。吴玉贵认为,突骑施各部请降可能与东突厥默啜西侵有关系。此次北方突厥局势的变化引起唐朝的重视,景龙四年(710)唐朝出兵击东突厥默啜,《命吕休璟等北伐制》记述了此次行军的情况:行军主力为金山道行军和朔方道行军,金山道行军大总管为吕休璟,前军大使为突骑施娑葛,从北庭等地向金山进发;朔方道行军大总管为张仁愿,由朔方向北进攻突厥腹地。另外还有陇右、河西诸军协助此次战役,其中“伊吾军使、伊州刺史李眘交等,各领当军兵马,与突骑施守忠、吕休璟等计会,共为表里”。颇疑伊吾军在景龙四年(710)设置,正是为这次战役而准备。此次战争在《暾欲谷碑》中也有记载:
(探子)说道:“据报,突骑施可汗已经出发,十箭的人马已全部出发。一支汉人军队据报也与之一起前来。”听到这些话后,我的可汗说道:“我将前赴汗庭。可敦此前过世了,我要去为她举行葬礼。”他说:“你率领部队继续前进,驻扎在金山。”
碑铭中“一支汉人军队据报也与之一起前来”,可能就是吕休璟率领的金山道行军。唐朝与突骑施的出兵迫使东突厥默啜可汗妥协,实际上直到景云二年(711)唐与东突厥也未兴战事,表明上述金山道行军与朔方道行军并未真正实施,但东突厥的西侵的确对北庭构成了巨大的威胁,这也是伊吾军设置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后,东突厥一面与唐联姻,一面再次实施对突骑施的进攻,《暾欲谷碑》记载:
我们战斗,打得(敌人)溃逃,追逼他们趋向于达头设。我们将他们的可汗擒作俘虏。(我们的战士)杀死了他们的叶护与设。我们俘虏了约五十人。
此条记载一般认为就是汉文史籍中东突厥默啜擒杀突骑施可汗娑葛的战争,时间在景云二年(711)。此役使突骑施遭受沉重打击,也使唐朝在西域尤其在北庭的边防捉襟见肘。先天二年(713),默啜取北庭蒲类县,开元二年(714)再次攻北庭,唐朝方面参与此次反击战的将领有北庭都护、瀚海军经略使郭虔瓘以及伊州刺史、伊吾军使郭知运。此战郭虔瓘虽于北庭城附近伏击并擒杀东突厥首领同俄特勤,但位于伊州东部的伊吾军也加入了战斗,足见北庭的军防压力不小。开元三年(715),东突厥复围北庭,这一次北庭的驻军没能正面反击,唐朝以薛讷为朔方道行军大总管,率凉州、灵州等军向北进攻东突厥腹地,以解北庭之围。此役之后,唐朝逐渐调整北庭的军镇体系和驻防布局,《沙州伊州地志》记载,伊吾军“景龙四年五月日奉敕置,至开元六年移就甘露镇”。伊吾军的北移标志着天山北部的军防力量增强。
伊吾军移至甘露镇以后,柔远县似恢复了柔远镇的建制,吐鲁番出土文书《伊吾军屯田残籍》记载:
据刘安志考证,此文书年代在开元十年(722)前后,第5行补全为“伊吾军界”,第1行补全应为“柔远镇界”。第2行至第4行记录了柔远镇的屯田情况,第4行中间的字残损,该字残存的下半部似为一“木”字,结合前后文,较大可能是一个“渠”字,即“用渠水浇溉”。这说明,唐代伊吾军移驻甘露镇以后,柔远镇恢复了建制,且利用灌溉系统在这一地区继续进行屯田。
伊吾军设置初期,正值唐朝军镇体系变革。《旧唐书·地理志》记载:“景云二年,以江山阔远,奉使者艰难,乃分山南为东西道,自黄河以西,分为河西道。”《新唐书·兵志》又载:“赤水、大斗、白亭、豆卢、墨离、建康、宁寇、玉门、伊吾、天山军十,乌城等守捉十四,曰河西道。瀚海、清海、静塞军三,沙钵等守捉十,曰北庭道。”可见,伊吾军设置后的第二年,就归属于河西道节度,先天元年(712),又从河西道分出伊西道,伊吾军再次改归伊西道,无论河西道还是伊西道,均属于天山以南地区,刘安志认为伊西节度使并非单指伊、西二州,而是指伊吾以西,统辖范围为伊、西二州和四镇地区,不包括北庭。而天山以北则属于北庭道节制区域。但是,《旧唐书·地理志》又载“北庭节度使,防制突骑施、坚昆、斩啜,管瀚海、天山、伊吾三军”,伊吾军似乎又属北庭节度。《地理志》的缺点就在于不能完全反映地名位置和隶属关系的变迁,实际上,景龙至开元初期,为应对急速变化的东部天山局势,唐朝将原属河西道或伊西道的伊吾军、天山军改隶北庭道,又将伊吾军驻地迁移至甘露川,其直接目的就是遏制东突厥对北庭的入侵。
三、伊吾军移驻甘露川后伊州天山北部屯戍布局的完善
《沙州伊州地志》记载,伊吾军移驻甘露川以前此地曾设置甘露镇。这个甘露镇设置的年代不详,但其驻军规模肯定不大。开元六年(718),随着伊吾军移驻甘露川,此地驻防力量明显增强,史载伊吾军管兵三千人,马三百匹,其驻地一般认为就是今天的大河古城遗址。该遗址位于巴里坤县大河镇东头渠村南约2公里处,由主城和附城两部分组成,主城平面呈方形,南北长210米,东西宽180米;附城居东,南北长240米,东西宽170米,附城城墙较主城低矮,但面积较大,可能用于饲养马匹等牲畜。伊吾军移驻大河古城以后,伊州天山以北的烽燧交通逐渐形成。同时,随着伊吾军屯田的实施,伊州北部的屯戍布局得到进一步完善。
(一)伊州北部的烽燧交通
伊吾军移驻甘露川前后,是伊州北部烽燧交通体系完善时期。开元以前天山以北烽燧交通并不完善。吐鲁番出土文书《唐开元某年伊吾军典王元琮牒为申报当军诸烽铺斸田亩数事》记录了伊吾军所辖部分烽燧名称,如速独、高头、阿查勒、泥熟、故亭、青山、柽塠、花泉等烽,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烽火台名称与《沙州伊州地志》所载伊州三县所辖烽燧名称完全不同。对此,笔者赞同刘子凡的观点,即《唐开元某年伊吾军典王元琮牒为申报当军诸烽铺斸田亩数事》所记之烽燧是伊吾军移驻天山以北前后新修建的。现今在巴里坤发现的唐代烽燧,其修建年代很可能在开元六年(718)前后与东突厥的战争时期。随着这些烽燧的修建,天山北部交通及军防体系逐渐完善。
伊州北部的烽燧线是以伊吾军为中心的军事交通路网,可细分为北部、西部、东南部三条烽燧线。伊吾军北线,从大河古城向北,大致沿今巴里坤至三塘湖的道路,在梅欣乌拉山西侧山地有马王庙东山顶烽燧和大红山北烽燧,从此向北抵达三塘湖盆地南缘,沿着梅欣乌拉山北麓向东南至伊吾县,在有泉水的地方发现了中湖村烽燧、三塘泉烽燧、石板墩烽燧、东庄子烽燧、阔吐尔烽燧。该烽燧线向东南可至伊吾县下马崖乡附近,再向西南可至天山以南沁城乡附近,即唐代柔远县;下马崖乡向东可至居延泽;下马崖乡向西经梅欣乌拉山与喀尔力克山之间的谷地可至伊吾军所在地。伊吾军西线,从大河古城沿着巴里坤湖北岸向西北进入巴里坤台原,有白墩烽燧,白墩烽燧折西南有石板墩烽燧,石板墩烽燧再往西南至芨芨台子,与天山北麓伊吾军至北庭的道路相接。伊吾军东南线,从大河古城向东南约48公里至天山北麓的松村塘,自此向南坡度渐陡,约8公里至山岭天山庙附近的“唐姜行本纪功碑”处,再向东南沿河谷约13公里至焕彩沟石碑处,该石碑残存“汉永和五年六月十二日”等字迹,一般认为是汉碑,20世纪80年代,马雍又在石碑的西侧辨识出“贞观”、“十四年六月”、“唐姜行本”等字迹,并认为是唐姜行本所刻。如此,唐代伊吾军东南线当从此经过。焕彩沟石碑向南偏西出南山口,再向东南有尤勒滚鲁克烽燧,再南至哈密附近的唐伊吾县所在地。
(二)伊吾军的屯田
伊吾军移驻甘露川以前,伊州屯田规模较小,移驻甘露川以后,巴里坤的屯田迅速发展,伊州的屯戍布局也进一步完善。巴里坤盆地是整个哈密地区自然环境最好的一片土地,由于降水相对丰富,湖区以东的平原河流广布,光热资源充足,是一片适合屯田的地区。唐代的巴里坤湖比现今大,伊吾军驻地距湖泊只约5公里,自东向西注入湖泊的柳条河就是唐代的甘露川。柳条河全长约108公里,总集水面积约3000平方公里,年径流量约1040×104立方米,现今的耕地主要在该河流两岸,呈条状分布,而伊吾军所在的大河古城就在该河下游的北岸,其西部、北部和东部都是耕地。
伊吾军是伊州驻军最多的一个军镇,其屯田的规模也是最大的,《唐六典》记载“伊吾一屯”,大概为50顷,据《吐鲁番出土文书》,屯种的作物有麦、粟、豆类、苜蓿等。现今在大河古城以东约1.5公里处修建了一个水库,将柳条河的河水拦截以后,可引水至大河古城西北部约9公里的大河乡,由大河乡再往西北,水渠延伸至大河古城以西约25公里外的地区,良好的水利设施使这片土地成为巴里坤的“粮仓”。唐代的水利技术自然不及现在,但从地形来看,大河古城附近确实可引甘露川之水进行灌溉。大河古城附近的这片灌溉区,可能也是唐代伊吾军的屯田之所。唐代在此屯田收效卓著,《唐伊吾军上西庭支度使牒为申报应纳北庭粮米事》记载:
由文书可知,伊吾军生产的粮食主要纳北庭直属军仓,少数纳伊州仓,这一方面说明伊吾军的负担很重,也说明该地屯田产出高,粮食出现了节余,否则不可能向天山以南的伊州仓供应。据当地人介绍,大河古城曾一度被辟为耕地,当时发现古城内有很多窖穴,窖穴内还残存了大量已经炭化的粮食,这些窖穴可能就是唐代屯田士兵用于储藏粮食的仓库,即上述文书中的“军仓”。
除此以外,伊吾军所辖各烽铺附近也有屯田。吐鲁番出土文书记载了许多伊吾军治下的烽铺,烽铺戍卒一般会在附近进行屯田。但是,烽燧多设置在比较偏远、环境较差的地区,有的直接设置在山顶,如马王庙东山顶烽燧、大红山北烽燧,附近并不适合屯田。另有一些烽燧分布在梅欣乌拉山北麓,这一带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梅欣乌拉山北麓的河流水量也很小,极少能流到平原地区形成绿洲,只是在山麓附近出现一些比较小的泉水,如三塘泉、四塘泉、岔哈泉等,泉水的附近现今有少量耕地和一些小村落,而唐代的烽火台也都分布在这些泉水附近。由于泉水水量较小,烽铺屯田出现了一些困难,吐鲁番出土《唐开元十年(722)伊吾军上支度营田使留后司牒为烽铺营田不济事》就记载了伊吾军烽铺屯田用水困难的情况:
文书反复强调以下事实:烽铺屯田附近水源不足;水源与烽铺屯田所在地过于遥远,引水困难;烽铺戍卒较少,且各有分工,烽铺屯田劳动力不足。这些情况比较符合巴里坤北部唐代烽燧线沿线地区的自然环境,这些地区看来在唐代就比较缺水,而且据第6行“隐没垅亩”的记载,这里的烽铺屯田可能还遭到了风沙的威胁,梅欣乌拉山北部是一片戈壁滩,出现风沙天气是极有可能的。从文书前面几行内容来看,北庭军镇对于这一带的烽铺屯田似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否则这些烽铺戍卒也不至于出现“……少差失,罪即及身,上下怕惧,专忧……”的惧怕心理。
屯田即是驻军的产物,伊吾军的军镇屯田收效卓著,烽铺屯田虽然艰难,但也有一些成效,吐鲁番出土文书《唐伊吾军牒为申报诸烽铺斸田所得斛斗数事》即部分反映了伊吾军烽铺屯田的收效,而《唐伊吾军诸烽铺收贮粮食斛斗数文书一》《唐伊吾军诸烽铺收贮粮食斛斗数文书二》则反映出烽铺屯田所收粮食主要供烽铺戍卒自用。梅欣乌拉山南北的交通是唐代东部游牧部落进入西域的重要通道,尤其是在开元以后,东突厥的复兴对唐朝在北庭的统治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因此唐朝在甘露川设置伊吾军,又在梅欣乌拉山北麓建立烽燧线,逐渐构建起北庭东部的屯戍、交通体系。
结语
今天的哈密地区,其南部、中部、北部四列东西向山脉构成四山夹三通道的地形特征。南部巴里坤山与库鲁克塔格山之间的通道即丝绸之路中道,地貌以戈壁为主,间有沙漠绿洲,在古代多为中央王朝利用。中部的两列山脉为梅欣乌拉和巴里坤—喀尔力克山系,中间是狭长的巴里坤—伊吾盆地,地貌以草原为主,间有绿洲。北部梅欣乌拉山与大、小哈甫提克山之间的通道南北宽约100公里,地貌以荒漠、戈壁为主,通行的路线主要是沿着梅欣乌拉山北麓山前有水草地带。中部和北部的通道在古代多为游牧部落利用。
在唐代,南部的通道及军防在初置伊州时便得以开通和建立,伊吾军成立以前伊州的屯戍主要在天山以南的柔远县,且力量较小,天山北部的戍防更加薄弱。景龙以后,随着伊吾军的建立和迁移,天山北部的屯戍力量不断加强,以伊吾军为中心的烽燧交通得以建立,梅欣乌拉山南北的两条通道也逐渐被唐朝控制,伊州的屯戍布局最终形成。伊吾军作为北庭东部的一个重要军镇,对于防制东突厥西侵、保障丝绸之路的畅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