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晋时期西南地区鸟负罐形象研究
02-13 次遇见鸟负罐器物常见于西南地区的汉墓中,质地有铜、陶两种。“罐”是一个广义的称呼,包含了简报或报告中所称的“罐、瓶、壶”等容器。关注者不多。马晓亮将铜质的鸟负罐称之为“翠鸟铜饰”,认为鸟背上的罐称之“甖”,谐音“赢”,系有余、盈利之意,是一种吉祥装饰,在墓葬中祈求祖先的福佑。李加锋认为铜鸟为“鹤”,背上为“魂瓶”,与“灵魂升天”思想有关。姜生在《汉墓的神药与尸解成仙信仰》中亦涉及四川的“鸟负罐”形象,他认为鸟系朱雀或凤鸟,背负装神药的丹瓶,是“生物行精”之表现,与道教的尸解成仙信仰有关。姜世碧认为鸟为“鱼凫”形象,是战国时期巴民族的遗物,乃巴人图腾象征。目前的主要争议在于鸟的形象、名称及功能。由于忽略了鸟负罐在墓葬中的位置及器物组合,所以对其功能的解释不易让人信服。故本文拟在对“鸟负罐”材料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探讨相关问题。
一 鸟负罐器物类型分析
笔者搜集到的鸟负罐器物近60件,根据质地分成两型。
A型:铜鸟,一般是合范铸成。根据罐的放置方式分成两亚型。
Aa型:罐斜靠于鸟背上,又可分成两式。
Ⅰ式:为钱树的附属物,鸟背罐周围有钱币、羽人等形象。成都高新区勤俭村M1:16,长嘴,背负罐并连一钱币,钱的周边饰成发光状。长9、高7厘米。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1株钱树,在第六层枝叶上有鸟负罐形象。鸟嘴中含丸状物,身上连着枝叶,枝叶上有仙人。
Ⅱ式:独立器物,鸟背上仅有罐。四川双流沙河村崖墓出土1件,尖嘴,鸟颈系绳将罐固定于背上。残高6.8厘米。云南水富县乌龟石湾崖墓M5出土2件,M5:1,长尖喙,嘴微张,长冠羽与背上的小铜罐相连,尾宽而上翘。高7.6、长8.4厘米。四川金堂赵镇杨柳一致村东汉墓出土1件,头向前倾,长尖嘴,短尾。长11、宽4.6厘米。
……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