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建昌县东大杖子墓地 M11 出土铜器的科学分析
02-13 次遇见摘要:东大杖子墓地是辽西地区战国时期的一处重要遗址。本研究对东大杖子M11出土的15件铜器进行了金相分析、扫描电镜与能谱分析以及铅同位素比值分析。分析结果显示,M11出土铜器的制作工艺以铸造为主,另外还有热锻及热锻后冷加工;合金成分以铅锡青铜为主,仅有一件铜斧是铜锡合金。铜器的合金成分和器物类型之间的关系明显,表明制作者已经能根据青铜器的成型工艺和用途而选择合适的制作材料。铅同位素比值显示M11出土铜器虽文化背景各异,但铅料来源却较为相近,反映出辽西与中原地区在物料流通方面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东大杖子墓地位于辽宁省建昌县碱厂乡东大杖子村,地处大凌河上游的辽西丘陵山区,是沟通北方、中原文化和辽西地区文化的重要节点。自2000年至2012年,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其进行了6次抢救性发掘,共清理墓葬47座,在2000年发掘的战国早期墓葬M11中出土了28件(套)青铜器,按使用功能可分为容器、兵器、工具、车马器等,基本涵盖了东大杖子墓地出土铜器的所有器类,是研究辽西地区战国铜器的重要实物资料。有鉴于此,本文通过金相组织鉴定、合金成分分析、铅同位素分析等多种检测方法,对东大杖子墓地M11出土铜器进行科学分析,以期揭示其所蕴含的工艺技术信息,探讨其矿料及产地来源,为深入认识战国时期辽西地区铜器的生产与交流提供更多科学依据。
一、取样及分析方法
为最大限度保护文物,仅对铜器铸缝、破损处或器形可辨的铜器残片进行取样。按此取样原则,从M11出土铜器中共取得基体样品15件,涉及铜器15件,包括容器7、兵器4、工具3及车马器1。将样品进行镶嵌、打磨、抛光,使用LeicaDM-4000M金相显微镜观察未浸蚀和经3%三氯化铁盐酸酒精溶液浸蚀后样品的金相组织、夹杂物形貌及分布等;随后将样品重新抛光,用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科技考古实验室HitachiTM3030超景深电子显微镜观察样品形貌,选取无锈或少锈蚀区域,以联用的EDAX能谱仪对样品不同部位分别测定成分,取平均值作为整体成分分析结果。测试条件为:电压15kV,采集时间90至120秒。金相分析及成分分析结果详见表一。
……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