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在华北沦陷区的宣抚班及其“宣抚”工作
02-13 次遇见内容摘要: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后,日本军政当局迅速成立华北宣抚班,将日本势力渗透于华北基层社会,沦陷区逐步形成了以宣抚班本部为中枢、以各地宣抚班为末梢的“宣抚势力圈”。伴随着华北“治安战”,华北宣抚班的组织结构也发生了变化,成为从属于华北日军的准军事组织。而在人事架构上,“满铁”出身的旧宣抚员群体逐渐为职业多元化的新宣抚员群体所更替。日本在华北沦陷区内的“宣抚”工作具有临时性、无序性的特点。八路军持之以恒的群众工作,成为阻遏日伪势力深入华北沦陷区基层的关键因素,最终使华北宣抚班的“宣抚”工作流于形式。“宣抚”工作的成效还因日军军纪的颓废大打折扣,“宣抚”工作并不能真正缓和来自中国民众对侵略者的敌意。而华北宣抚班的解散,更喻示着日军在华北沦陷区“宣抚”工作总体上的失败。
“宣抚”一词,在中国传统话语体系中本指中央官员前往地方招抚民众、安定人心。然而,在战时日本的语境中,“宣抚”工作成为日本军政当局对沦陷区民众采取的“居高临下”的统治策略。近年来,中日学界开始关注战时日本对华“宣抚”工作,已有不少成果问世。何为宣抚班?八路军总司令朱德指出,日本特务机关利用宣抚班,宣传“建设东亚新秩序”“日满华提携”与反共思想,对沦陷区民众进行各种挑拨离间的宣传。国民政府则斥之“凡敌寇足迹所到的地方,都有这种组织,其宣抚计划,以‘迅速把握民心,确保情报搜索,确保通信线等’为工作方针”。显然,国共两党均将宣抚班视为抗战宣传战线上“凶恶的敌人”。《宣抚班小史》是日本军政当局新招募宣抚员的必读教材,在该书序言中如此评价宣抚班对于日本在华北殖民统治中所起到的作用:
事变爆发迄今已三载,华北建设宣抚与军方的治安肃正工作形影相随,取得显著健实的发展。即宣抚班为适应华北当下治安情势,除本部宣抚班外,其他皆完全配属于管下各军及兵团,分散配置于交通要冲、各县城主要都邑,或从军作战,致力于宣抚圈的扩大宣传。眼下宣抚势力圈伴随我军治安工作之进步,取得异常显著的发展,不断强压扑灭敌人的人民战线。如今华北全域已陷入激烈的思想战漩涡中。我宣抚班日益获得民众,取得显著成果。当地班员的志气日益旺盛,克服瘴疠,忍受风沙,取得军宣一体之成果。
对于日本军政当局而言,华北宣抚班所开展的“宣抚”工作,作为与日军“治安战”相配合的思想战武器,其任务在于争取华北沦陷区内的民心,消除他们的敌意,服务于日本对当地的殖民统治。本文拟考察华北宣抚班的扩张轨迹与组织结构的变化、所从事“宣抚”工作的内容与性质、华北旧新宣抚员群体的组成与更替、日军眼中“宣抚”工作的成效与阻力等问题,希冀对日本在华北沦陷区内的宣抚班及其“宣抚”工作有一全面、系统的认识。
一、华北宣抚班的扩张与组织结构变化
宣抚班作为侵华日军中的一个特殊组织,其形成可追溯至九一八事变时期。在关东军第十师团参谋樱井德太郎的策划下,该师团在伪满各地从事作战之前,往往派遣“靖乡队”进入抗日游击地区,劝说当地民众归服。在第十师团结束作战后,“靖乡队”还动员当地民众维护沿经村落的铁路或公路的安全,推行所谓“爱路村”工作。全面侵华抗战时期,日本对华北沦陷区的“宣抚”工作即起步于伪满的“爱路村”工作,而“靖乡队”则为华北宣抚班的前身。
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不久,北平沦陷。不久,华北日军北平特务机关组织“北平治安维持会”,内设“宣抚委员会”。华北日军对北平“宣抚”工作颇为重视,视之为日本在伪满“宣抚”工作的延伸:“北平工作之适当与否,直接影响华北各省,并波及全中国。特别对于与其具有血缘关系的满洲国统治,亦将产生极大波动,故而必须慎重注意”。
与此同时,“满铁”职员八木沼丈夫被召至华北驻屯军天津司令部,受命组织华北宣抚班。八木沼丈夫,1895年出生于福岛县东百川郡的一户农家中,中学毕业后曾任小学教员。1917年他作为满洲独立守备队队员前往中国东北,1920年除队后以满洲日日新闻社特派员身份常驻哈尔滨,以擅长作文章闻名于当地日侨界。九一八事变后,八木沼进入满洲铁道株式会社,担任情报课弘报主任,不久,又作为关东军首批宣抚员,活跃于海龙、西丰等地,他将宣抚员比作“没有武器的战士”,并向日本军政当局反复宣传“宣抚”工作的价值。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在八木沼的策划下,第一批宣抚员由具有“爱路村”工作经验的“满铁”职员52人组成,分成7个班,分别活动于昌黎、唐山、塘沽、杨村、廊坊、安定、长辛店等地,主要保障日军对北宁线等铁路的控制。
1937年8月,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部成立,不久,其特务部设华北宣抚班本部。9月初,喜多诚一出任特务部长,其职权为“指挥所属部员对军方作战之后方地区,执行各有关政务事项,统辖指导中国方面之机关,为使该地区成为实现中日满合作共荣之基础而进行各项工作”。由此可见,指导宣抚班及其“宣抚”工作,属特务部职权范围。然而,在战时环境下,华北各地的宣抚班虽受特务部与宣抚班本部指导,但其具体配置地区由日军各地警备部队与当地特务机关协商决定,形成各地宣抚班在军事行动上受当地日军警备部队调遣,而在民政业务上受当地特务机关指挥的局面。
为配合日军对津浦线、京汉线与平绥、晋北等地的作战与占领,华北宣抚班分为从军宣抚班与定点宣抚班两种。国民政府将前者称为“部队宣抚班”,视为“部队政治部”;将后者称为“地区宣抚班”,视为“动员委员会”。在功能上,从军宣抚班与日军作战部队一同行动,除为部队搜集情报、“征发”物资、人夫之外,还要向作战地区中国民众宣传日军出兵的“真意”;定点宣抚班则侧重于在日军攻陷后的地区从事召回避难者、组织成立“治安维持会”、处理民众控诉案件等日常性的民政工作。至1937年12月末,日军在华北各地的宣抚班共80个,宣抚员共829人(其中日本人534人,包括来自“伪满”的中国人295人)。
伴随日军侵略的步伐,石家庄、青岛、太原、彰德等军事要地的宣抚班,名义上配属于当地特务机关,实际行动受当地日军作战部队指挥。1938年5月徐州沦陷后,日军对华北的作战策略从大规模会战转向为区域内“治安战”,通过确立“宣抚势力圈”及推行“华北铁路爱护村指导要领”,将“宣抚”工作与“治安”工作紧密结合。由各地宣抚班联接形成的“宣抚势力圈”,扩张至正太线、同蒲线、胶济线、陇海线沿线地带。与此同时,华北方面军特务部对当地宣抚班的控制却不断弱化,各地宣抚班从配属特务部与宣抚班本部,转归由华北各地日军直接指挥,其民政职能逐步褪色,军事职能不断加强。为顺应华北日军的需求,华北宣抚班在数量上进一步扩大,至1938年12月末时,宣抚班总数达128个,宣抚员总人数达1556人(其中日本人1014人、中国人542人)。其中,宣抚员中具有满铁背景者,约400人,约占总人数的25.7%。1939年以后,伴随日本军政当局华北治安工作的开展,宣抚班个数与宣抚员人数急剧增加,至当年3月时,宣抚班总数达181个,宣抚员总人数达2371人(其中日本人1363人、中国人1008人)。在此期间,日本从国内派遣大批新招募的宣抚员至华北沦陷区各地,满铁出身的宣抚员被逐步更替,至1939年7月,华北宣抚班中满铁系宣抚员除极少数外,均从当地撤走。
1939年之后,华北各地宣抚班在当地日军部队指挥下直接参与一线作战,成为依附于日军的准军事组织。陆相板垣征次郎对此则称,“他们(宣抚员)进入中国内地,冒着危险而活跃。此外,从治安现状角度出发,将暂且考虑继续将宣抚班员配属于第一线的做法”。除基本“宣抚”业务之外,各地宣抚班的工作主要集中于情报收集与整理、对敌招抚、调查“宣抚”对象思想动向等。为加强日本军队对华北宣抚班的指导地位,华北方面军将全体宣抚班分为方面军司令部宣抚班与军(师团)宣抚指挥班两种,规定方面军司令部宣抚班隶属于方面军参谋部,从事方面军管辖地区内“宣抚”工作之计划、经费、预算制定等工作,负责该管辖区内宣抚班的组织、人事、培训、考绩等业务;军(师团)宣抚指挥班隶属于军(师团)参谋部,在军(师团)管辖区域内从事以上业务。
各地日军部队还直接插手当地宣抚班的人事与组织,规定由日军现役或退役将校(指军官——笔者注)直接指导宣抚班的具体业务。以驻屯山东中南部地区的第一一四师团为例,该师团司令部规定,大队以上各部队,必须设立“宣抚”负责将校与部队宣抚员。“宣抚”负责将校,一般为尉官级别,其职责为统筹其所属部队的“宣抚”工作、指导配属其所属部队的宣抚班;部队宣抚员,一般为下士官级别,其职责乃受“宣抚”负责将校命令,协助宣抚班开展各项业务,或在其部队并未配属宣抚班的情况下,独立开展“宣抚”工作。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之后,日本军政当局为贯彻以华制华策略,开始扶植“新民会”在各地的势力。成立于1937年12月的“新民会”,是日本仿效伪满洲国“协和会”,在华北沦陷区内推行思想战与“治安强化”工作的傀儡民政组织。“新民会”以所谓中国传统社会“王道精神”为指导思想,推行“新民主义”,追求“新民政治”,以实现“中日满共荣”及“彻底剿共灭党”为宗旨。自1938年3月起,“新民会”大举扩充地方分部,在华北沦陷区内各地开展以民众政治训练与农村合作社运动为中心的“民众教化”运动,其势力不断向基层社会渗透,导致在民政业务上与宣抚班产生冲突。随着“新民会”的兴起,日本军政当局认为宣抚班具有浓厚的殖民统治色彩,且在实际工作中“日人之间互相拆台,造成很坏影响”。兼之华北出现恶性通货膨胀,驻屯日军的军费为之紧缩,而“宣抚”工作耗费巨大,最终引起当地日本军人的不满。
1939年末,华北日军内部出现主张将“新民会”与宣抚班合并的呼声。1940年2月,经日本军部、兴亚院、“临时政府”、“新民会”之间协调,最终决定将华北宣抚班解散。3月1日,原宣抚班人员与“新民会”统合,扩大后的“新民会”经费仍由“临时政府”承担。
华北宣抚班的解散,并不意味着华北“宣抚势力圈”的解体。在日本军政当局看来,宣抚班的业务为“新民会”所承袭,“宣抚班与新民会的统合,乃与临时政府表里一体,由此新生的‘大新民会’将于贯彻对全华北民众的民心把握工作上再出发”。原宣抚班干部随即转任“新民会”职务,如活动于山东安邱县等地的第42宣抚班,其班长转任“新民会”安邱县总会事务局次长,其职权未发生任何变化。大批宣抚员被“新民会”吸收为“参事”,掌握当地县政的实权,而薪资却由“新民会”负担。
自九一八事变以来,特务机关作为日本军人干涉伪政权事务的象征,在民众中声名狼藉。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后,特务机关与日本外交机构于华北沦陷区内并存,华北出现特务机关“得意于权力与谋略”而外交机构“易游走于理想主义而行政手腕不足”的奇特现象。1940年2月,日本军政当局在解散宣抚班的同时,亦将华北沦陷区内的特务机关更名为“陆军联络部”,并将其对中国傀儡行政机构的幕后操纵,改为以顾问“好意援助”的形式。特务机关的改名与对傀儡政权操纵形式上的变化,反映出持久战体制下日本军政当局对华工作思路的转变,而华北宣抚班的解散,则是这一思路的具体体现。
尽管日本军政当局以“掩耳盗铃”形式,试图抹除日本对华北沦陷区的殖民统治色彩,然而“新民会”并不能令其满意。“新民会”中的日本人职员多从日本国内募集,对于中国基层社会缺乏基本了解。兴亚院华北联络部次长森冈臯认为,一般民众将“新民会”戏称为“大日本新民会”,并不视之为“中国的机构”。宣抚班与“新民会”的统合,“新民会就越发带有日本气味”。尽管日本军政当局宣布解散宣抚班,然而按陆军省报道部的观察,即使1941年初,“仍有很多宣抚班于当地活跃”。事实上,据宣抚员樋口忠回忆,因“新民会”在山西等地的根基并不稳固,当地不少县仍以宣抚班为中心继续开展“宣抚”工作,即使宣抚班与“新民会”统合后,在人事层面也产生各种龃龉。
华北宣抚班的历史轨迹大致可划分为四个阶段:九一八事变前后,是华北宣抚班的萌生阶段;隶属华北驻屯军时期,是其发展阶段;华北日军发动“治安战”之后,宣抚班进入扩张阶段;而在与“新民会”统合之后,宣抚班则步入解散阶段。由华北宣抚班的组织网络构成的华北“宣抚势力圈”,因华北日军治安战的需要,其内部构造也不断发生变化,各地日军部队对之介入与控制逐步增强。在隶属关系上,原本隶属华北方面军特务部和宣抚班本部的各地宣抚班,在日军发动治安战之后,其与特务部和宣抚班本部的关系逐渐疏离,转而配属于当地日军部队,这体现日军出对于宣抚班及其“宣抚”工作的绝对控制。为了应对无休止的“治安战”,日军将各地宣抚班转用于军事系统,使之成为服务于战斗的准军事组织,最终伴随日本对华政策的转变,华北宣抚班走向解散的命运。
二、“宣抚”工作的内容与性质
在隶属于华北驻屯军时期,因日军在华北的作战集中于“点”(都市)和“线”(交通线),华北宣抚班的工作侧重于组织铁路沿线地带的“爱护村”。1937年8月,华北驻屯军制定的宣抚班工作方针,将重点置于“确保交通通信网,以期用兵作战之安全”与“主要镇抚沿线居民,使其成为明朗华北建设的基础”。事实上,华北宣抚班对民众的思想战攻势与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前华北驻屯军的宣传基调完全一致,即“向华北民众说明,其疾苦由来乃因南京政府及国民党党部的积恶所致,作为拔本去源工作,要致力于酿造南北分离、摆脱国民党党祸的新气氛,首先将重点置于高调宣扬华北自治,渐向华北各省推及其影响”,由此充分体现华北驻屯军自华北事变以来所持华北分离政策的一贯性。
1937年8月华北宣抚班本部成立后,为了确保日军对北宁线等铁路沿线的控制,各地宣抚班进一步强化“爱路村”工作,其工作方针从“路政”转向“民政”,其职责包括于铁路沿线“培育”地方干部、组织爱路少年队与青年队、成立铁路爱护委员会等;其实施的工作要领相当细化,从要求“爱护村”树立“爱护村旗”、设定村界村标,至对村民巡回施疗、表彰亲日“义举”、举办展览会、募集亲日歌谣诗集,再至督励农民农业生产等,内容五花八门,形成一个相当庞杂的工作体系。1937年12月,华北方面军制定《军占领地区治安维持实施要领》,要求各地特务机关、宣抚班为当地部队协调食盐、火柴、棉布等日需用品的采购与运输,筹集驻屯与作战必需的物资。
1938年10月武汉沦陷,华北日军“鉴于广州、汉口沦陷后的新形势”,要求华北宣抚班将宣传重点置于“促进蒋介石政权的覆灭,特别要有助于治安肃正工作”,各地宣抚班以当地驻屯日军部队为中心,联络当地伪县政府,陆续举办“汉口陷落庆祝大会”,通过宣传“日军战胜的实状”、“蒋介石政权内部的紊乱”等,叫嚣“蒋介石下野”,对国民政府形成猛烈的宣传攻势。各地宣抚班还利用此类民众聚会,通过庙会等形式制造“中日亲善”的假相,如高邑宣抚班于“汉口陷落庆祝大会”结束后,组织民众大游行,游行队伍沿城内一周后至车站附近,沿途表演舞狮、杂技、戏剧等娱乐活动,“万岁之声响彻高邑天际,到处飘扬着庆祝气氛”。
自全面抗战以来,中国共产党积极的抗战态度,为日本军政当局高度重视。作为应对之策,各地宣抚班承命推行所谓“反共救国”特别工作,采取“地方主义”,通过操纵当地各种傀儡机构与组织,利用汉奸政要街头演讲、诱导青少年讨论时局问题、组织谣言队散布民谣等,力求将“反共救国运动彻底化”。在宁晋县等八路军活跃的地区,当地宣抚班特别举办“反共救国大会”,离间民众与八路军的关系,“以使八路军的暗跃为之无力”。
关于“宣抚”工作的经费,日本军政当局认为本应由华北傀儡政权“临时政府”的财政负担,然而鉴于其窘迫的状况,则由日军的临时军事费中支出,“宣抚”物资要尽量从日军没收的物品中充用。1939年初,各地宣抚班转属当地日军部队,“宣抚”物资由日军华北方面军直接拨付当地日军部队,“宣抚”工作的成本为之大幅增加。一些费用低廉的“奇策”,如“纸人戏表演”等,被列入“宣抚”工作的内容中。1939年3月,宣抚班本部以张家口为中心举办所谓“纸人戏讲习会”,日本军政当局通过培训演艺者、组织“画剧队”,在华北与蒙疆沦陷区内积极推广“纸人戏宣抚”工作。另一方面,一些宣抚班利用“宣抚”班竭力牟取民间财富。如太原宣抚班以“救恤难民”名义发行彩票,从中赚取暴利;平遥宣抚班则从伪满运来印刷机,大量印刷山西票伪钞,扰乱当地金融秩序。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之后,日军对华北的“治安战”日趋激烈,八路军游击队的顽强抗战,成为日军心腹之患。日本军政当局通过扶植傀儡政权“临时政府”及“新民会”,加强对华北基层的殖民统治。针对治安战的新形势,宣抚班本部对各地宣抚班提出新的“期待”,即“对所在大众进行宣抚教化,根绝兴亚祸源之抗日反满思想,协助确保后方之治安。应对之(指宣抚班——笔者注)加以指导与组织,以之作为扫共灭党之一翼,为东亚共同体的形成与东亚新秩序的确立而迈进”。在各地宣抚班的工作中,仅对当地日军的军事协助,即包括“情报收集”“敌情地形侦查及其他调查”“道路向导及翻译”“军用枕木、钢材、木材及其他资材的收集”“隐匿武器弹药的搜索与回收”等。此外,一些从军宣抚班对日军的协助,还包括确保兵站运输线的畅通、指挥“保安队”协助日军警备、对敌方组织的破坏工作等,不一而足,内容繁杂,反映出当时日军对“治安战”的高度重视及对宣抚班最大程度的利用。
与此同时,日军制定的《华北方面军宣抚班指导要领》,再度强调宣抚班民政工作的重要性,“在军队肃清讨伐之后,恢复并强化当地的地方“行政机构”,并开展对民众的组织工作,即恢复并强化地方自治团体、教化团体,其中重点指向对青年阶层的组织、指导”。不同于1939年之前的民政工作,1939年之后宣抚班的工作更侧重于“教化”,强调对民众的“启蒙”。各地宣抚班的工作内容虽有差异,但大致包括学校教育工作、社会教育工作、对青少年工作、宗教工作等四类:
学校教育。几乎华北所有的宣抚班都会开展此项工作,以此在中国民众中推行亲日教育。然而现实中这一工作相当复杂,具体而言,要在能确保“治安”的地区,侧重于促使当地的小学复课,推广日伪编写的教科书,对日语教学投入最大关注,并于县内成为“教育研究会”,由宣抚班指导其“将以往于抗日名义下被误导的中国教育恢复正道,体现本来的姿态。使学生明了本次我军出师及圣战的目的,诱导其彻底认识中日满合作的必然性与东亚的新时势”。
1939年1月,整个华北沦陷区内复课小学数仅605所,入学学生数仅26175人。在各地宣抚班的推动下,日军控制下的宁晋等县“小学已达可开学的程度”,至同年10月,复课小学数猛增至5824所,入学学生数达195721人。由宣抚班本部编写的《日语会话读本》,统一使用于各地小学课堂。这一读本在内容上虽浅显易懂,然而字里行间充斥伪满的“王道”思想与“临时政府”的“新民”理论,体现日伪当局奴化中国儿童思想的意图。
社会教育。华北日军“鉴于一般民众对于世界状况的动向、社会状况、时局变迁的认识程度几乎处于无知的状态”,因此强调“要将教化工作的重点置于对民众的启蒙”,由此,宣抚班的社会教育工作主要针对以农民为主体的底层民众。在工作方式上,宣抚班采取多种办法,如派遣电影放映队至尚未通电的农村放映“宣抚”影片;为使中国民众“正确认识当下时局及憧憬乐业之生活”,举办“王道满洲国”展览会;为向民众灌输“亲日兴民”思想,举行“东亚新秩序”运动周;为提高农民的文化常识,使其了解日伪宣传的内容,于农闲期举办识字教育讲习会;“为纪念中国事变爆发二周年,使中国民众认识中日满三国之合作精神”,收集以日本国力、伪满现状、华北“复兴”、中日学堂学生作品为主题的照片、海报,举行“兴亚”展览会等等。
对青少年工作。武汉沦陷后,在高邑宣抚班等推行的“反共救国”特别工作中,已挑选当地少年组成少年队,通过日语学习、合唱、体操等活动,对之进行“新民”教育,培养其“团体精神”,使其从事传单分发、海报张贴及城内清扫工作等。1939年以后,华北日军令各地宣抚班,在当地组织青少年“救国宣抚队”,并要“使这一组织成为对民众宣抚的先驱”。于是,华北沦陷区内宣抚班所到之处,“必定组织(救国)宣抚队,而使宣抚队网络于华北全域扩大、强化”。在宣抚班班长的组织与监督下,少年“救国宣抚队”主要由15岁以下者组成,青年“救国宣抚队”则主要由16岁以上、30岁以下者组成。按日军制定的“救国宣抚队”指导要领,青年宣抚队作为宣抚班的外围组织,一般设置于县城内,“以尽可能地从宣抚基地向外围渗透”;对于少年宣抚队,则应利用其“纯真童心”,使其对学校同学及家庭成员达到潜移默化的“宣抚”效果。日军强调,宣抚班应大胆任用“热忱有力”之中国人,“应尽可能地俟队员的自发活动,促使其自由活泼地工作”。
1940年以后,日本军政当局认为,在华北傀儡政权成立一个阶段之后,对民众“教化”工作的重点应置于青少年及知识阶层,对“一般民众”的工作已不再紧急,“这一工作的开展,在于打破原来封建旧习,使青少年运动及学生运动更为活跃,通过鼓吹新东亚思想,诱导青少年及学生自身投入新中国建设”。日本军政当局特别强调青少年工作的形式方法,“本运动在实施之际,应避免直接灌输他们高深的思想及让他们参与与自身并无直接关系的运动。鉴于中国人的民族性,应确保运动与运动者的生活直接关联,指导其向运动目标前进”。
宗教工作。宣抚班推行宗教工作的本质在于把握信教者的民心,“为期民心安定工作之完全,需对以下宗教特别用心,以把握民心,扩大工作之效果”。宣抚班所利用的宗教,包括基督教、佛教、回教、道教等。所谓基督教工作,即于圣诞节与复活节到来之际,由宣抚班分发日本国内基督教徒向中国教徒赠送的礼物,以此体现两国教徒“亲善和睦”的虚相。鉴于华北沦陷区内欧美基督教派具有较强势力,华北日军要求宣抚班应对之详细调查后,编写《基督教》《基督教用语略解》等参考书,分送于日本驻华北各地军政机构;所谓佛教工作,乃由各地宣抚班组织中日僧侣,于阴历四月初八释迦摩尼诞生日举办浴佛会,“以之给予沉落之民众欢喜与希望,促使其祈求和平到来之至愿,唤醒其信赖皇军之念”;于阴历七月十三日起三日间,在有日方僧侣参与的情况下,举办中元节佛法仪式,“以使民众彻底认识在华日军所谓一切行动乃大慈大悲精神之体现”。在此期间,徐州、开封等地宣抚班还举行“徐州会战战殁将士及黄河决堤罹难者慰灵祭”,在“收获安定民心之效果”的同时,使民众愤懑于“国民党军决堤黄河之暴虐”;所谓回教工作,即笼络中国回教徒为日本对苏“国策”所用。在日军看来,其乃“对苏联入侵西北地区牵制防御,是与强化防共渠道相关联、一刻亦不得忽视的重大工作”,因关系重大,日军要求宣抚班必须持慎重态度,按军部之方针而动;所谓道教、儒学工作,乃作为宣抚班“把握民心工作之一翼”,将各地因战乱而荒芜的孔庙、道观加以修复,并组织民众举办庙会活动,以起到民心安定的效果。
除以上四类常规工作之外,鉴于华北各地的治安情况,华北日军另规定某些地区的宣抚班须从事一些特殊工作,如秘密组织说服归顺工作、战乱孤儿收容工作、医疗“宣抚”工作等,以配合日本对当地的殖民统治。
对日本的殖民统治来说,以上三项特殊工作中,尤以秘密组织说服归顺意义最为重大。全面抗战爆发以来,红枪会等秘密民间组织活跃于豫、皖、苏、鲁、冀等数省,成为国、共、日伪争取的对象。华北日军很早就意识到对红枪会笼络与利用的重要性,将对红枪会的说服归顺工作视为“治安方针之第一主义,亦为宣抚工作目前之急务”。1939年1月,宣抚班本部派员调查河南彰德一带红枪会的实状,对当地红枪会首领李台开展劝降工作,不久即说服其出任“皇协军”第二军军长;绛县宣抚班班长樋口忠“如同小说般”地单身前往劝降当地红枪会首领张乐文,并使其出任伪县长职。从“宣抚”工作档案中发现,说服归顺工作得以成功的先决条件,在于宣抚班能否首先供给农民大量生产物资,恢复当地的生产活动。如河南等地的宣抚班将一千余袋粟米种子无偿分配于当地青壮年,“如此施策,对于宣抚工作之贡献勿庸而论,对于当地民心之把握,对于红枪会的指导宣抚亦变得容易,确实对于确立治安、今后的建设带来很大的效果”。
所谓战乱孤儿收容工作,即由华北各地宣抚班挑选100名在战乱中丧亲的中国孤儿,将其带至日本大阪等都市,给予其教育机会,俟其完成学业后回归中国。这一工作的目标,在于致力于增进中国民众的亲日感情,以此“彻底培养未来新中国的中坚人物”。
医疗“宣抚”是宣抚班的重要工作。1939年之前,各地宣抚班于当地陆续开办诊疗所,并采取对民众免费或廉价收费治疗之策略,因华北农村医疗条件与卫生环境落后,这一工作成为宣抚班最易收获民心的手段之一。日本军政当局宣传道,中国民众对于日本“仁丹”的疗效有所了解,每当宣抚员给予其若干则“两眼泛光”。1939年以后,宣抚班本部对医疗“宣抚”工作加大经费投入,更注意将此工作与宣传工作相结合。药品袋作为医疗“宣抚”工作的标志,宣抚班特别于其上添加绘画、漫画,以之塑造日军的“慈悲”形象,宣传“反共”“反蒋”“中日满亲善提携”等。相对于各地宣抚班简单的医事活动,较大规模的医疗“宣抚”工作则由日本医师组成的医疗卫生团体——同仁会组织实施。
从五花八门的“宣抚”工作中不难发现其本质,即在于控制中国民众的思想,消磨其反抗侵略者的意志,都是服务于日本对中国的武力侵略与殖民统治之策略。将“宣抚”工作总体视为侵略者捕捉人心的文化工作虽不为过,但从其内容变化上亦可看到,其服务于日军军事的性质在后期“宣抚”工作中日益凸显,对于包括青少年在内特殊人群的影响逐步深入,呈现出日本军政当局不断强化对华北沦陷区基层社会的渗透,以及对民众思想与生活不断加强控制的实态。
三、宣抚员群体的形成与更替
宣抚员是侵华日军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宣抚”工作创始人八木沼丈夫曾对宣抚员人选提出要求,“宣抚工作不能仅凭一时心血来潮或热衷物质,我们所要求者,乃精神肉体均健全,且具有殉道者热情的青年”。在日本军政当局看来,宣抚员应具备较强的工作能力与心理素质,其从事的“宣抚”工作需具有一定的自由度及可发挥性。作为日军中的“嘱托”(即“特派人员”——笔者注),一般认为宣抚员在日军等级森严的体系中地位低下。然而,宣抚员对其自身身份的认同,往往又超然于军队体系之外,“从其内部来看,他们的工作并非处于如此的秩序之中,而完全另有其他。无论如何也想从事这一工作、必须从事这一工作,这一意图在他们内心激烈涌现出来时,就会体现于他们自主的行动中。这就是他们存在的意义”。
1938年初,伴随着日军的武力侵略,华北沦陷区域不断扩大,派驻各地的宣抚班数量也不断增加,“满铁”系统的宣抚员已不敷需要。不久,华北方面军首次从日本国内招募宣抚员,八木沼丈夫亲自从天津飞赴大阪参加招募工作,体现华北方面军对此次招募活动的重视。《朝日新闻》等报特意刊载招募公告,要求应聘对象需学历在专门学校毕业以上、年龄未满30周岁者;在经过资格审查后,再以体检与口试形式决定最终入选者。从招募公告可见,入选者可获得约相当于日军中尉的待遇,除每月可获津贴100日圆之外,日军另提供餐食、住宿等。不少日本青年第一次从公告中了解到“宣抚员”这一职业,首次应募者多达690人,其中不乏出身早稻田大学等名校的高学历者,有报名者甚以血书自荐,一时引起日本社会的轰动。经过激烈竞争,当次招募华北方面军仅录取100人。
1938年8月,华北方面军从日本国内第二次招募“宣抚员”。关于此次招募,华北方面军参谋部在致日本陆军省电文中特别说明,“伴随日军占领地的扩大、宣抚班数量的增加、伤病者的补充、满铁职员的陆续回归,欲录用200名宣抚班成员”。因招募人数的倍增,录取条件有所放宽,中学毕业、年龄22岁至35岁间“没有酒癖”的男性皆可应聘,而在语言水平上即使不懂中文也可申请;华北方面军另规定,在乡军人持下士官资格证或身份为训导的应聘者,可不论学历,给予退役军人特殊照顾。考试形式则较第一次复杂,应聘者需参加笔试与口试两轮筛选。活动于滋阳、曲阜一带的宣抚员冈本勇平,在其手记中详细记载其本人参加笔试与口试的经历。据冈本回忆,笔试内容包括三题,即要求在华北地图上写出铁路、城市、河川名称;默写熟语之含义(即名词解释——笔者注),如“联俄容共”、宋美龄、八路军等;要求完成一篇命题作文——“志愿成为宣抚员的动机与觉悟”。在口试中,三位考官询问了冈本关于参加宣抚班的动机及对时局的认识,以及对“宣抚”工作的思想准备。
1938年12月,为顺应华北“治安战”的需要,华北日军从日本国内第三次招募“宣抚员”。华北方面军拟录用120人,并提供相较前两次更优厚的待遇,专门学校毕业以上者,月津贴可提高至140日圆。此次应聘者身份更多样化,包括公司职员、学生、商店店员、僧侣等。随着新进宣抚员人数的扩大,华北方面军直陈“宣抚”负责将校的缺乏,“为顺应春季肃清工作,急切需要培训大批宣抚员及对既有的宣抚员进行再教育,希望紧急增加两名定员以外的将校(中佐或少佐1名、大尉1名)……不得已的情况下,可起用预备役将校”。
1939年2月,华北方面军在日本国内的第四次招募工作,一次性录取宣抚员650人。同年7月、11月,第五、六次招募工作各录取宣抚员250人,在这两次招募工作中,因当时华北战场上已出现不少宣抚员战死战伤的现象,故招募公告中还特别说明“战殁伤病者以军人为准对待”。
1938—1939年间,华北方面军多次大规模招募宣抚员之原因,除满足华北“治安战”的需要外,还希望尽快以新宣抚员群体更替“满铁”系旧宣抚员群体。对于日本军政当局而言,招聘“满铁”系宣抚员本具临时性,“不但派遣与满铁相关社员一名所需经费相当高,且从其素质角度而言,贵军也应(指华北方面军——笔者注)尽快对之清理”。旧宣抚员群体的代表,如八木沼丈夫等,一般出身于原关东军中担任下士官的底阶将校,他们因“作风粗鲁、缺乏教养”,在华北日军中口碑很差。日军高层认为,这一群体格局狭隘、缺乏教养,“其根本没有从对方立场考虑的看法。在比华北开发程度低得多的满洲,作为征服者虽可野蛮横行,然对于关内在文化上自负第一的汉人社会,却是风马牛难相及”。1940年春,日本军政当局内部就宣抚班究竟隶属于当地日军,还是隶属于中方傀儡机构“新民会”而产生分歧,最终八木沼因坚持前者而失势,离开“宣抚”工作的舞台。
另一方面,相较于“满铁”出身的旧宣抚员群体,新宣抚员群体除个别之外,其录取前对于中国国情知识的了解,“贫乏得令人震惊”。日本军政当局规定,国内录取者在正式成为宣抚员之前,必须于日本国内学习基本文化课程。以1939年12月最后一批招募的宣抚员为例,200余人抵达北京宣抚班本部后,需学习为期1个月的“宣抚”理论、中国风土习俗、简易中文等。据冈本勇平回忆,课程讲师都是由军人或与军队有关的文官担任;冈本等人还会于宿舍楼前的广场学习手枪射击,在朝阳门外的射击场进行实弹射击训练等。在山西平遥从事“宣抚”工作的村上政则,回忆其在新民堂接受培训的课程,“都是程度相当高的学习”。他们的课程讲师中既包括日军中的参谋,也包括傀儡政权“华北政务委员会”的要人王克敏、王辑唐等。当讲课至最高潮时,宣抚员们却经常打起瞌睡,新民堂由此变成“瞌睡堂”。日军的“宣抚”理论丝毫不能引起青年人的兴趣,“多是圣战的意义、指导民族的责任等观念性内容,无论哪个宣抚员听了,都会感到空泛无聊,几乎不会留下什么印象”。
新宣抚员群体在入职前的身份比“满铁”出身的旧宣抚员群体复杂得多。除大学、专门学校刚毕业的待业青年外,还包括从事各种行业者。其中三类职业值得关注。
僧侣出身。自1938年秋以来,天台、净土、日莲、丰山以及东西本愿寺等日本佛教组织,积极派遣僧侣来华从事佛教“宣抚”工作。1939年4月,在日本军政当局的推动下,各教派联合成立“兴亚指导员培养所”。僧侣入所者,须学习军队重要科目及“国体本义”“兴亚国策”“时局讲座”“中文”“佛教概说”等文化课程,经三个月高强度训练,最终成为“身心强健的派遣员”。一些僧人为成为宣抚员,特意专修中文,如佐藤正导出身东本愿寺,在其自传中忆述从军前的经历,“当时的我,怀抱着以中国大陆为舞台,以宣抚员身份而活跃的理想。为了实现这个梦想,掌握中文是绝对必要的,故而特意入东亚学院学习中文”。宣抚员中有大量僧侣出身者,并非无因。僧侣宣抚员于作战结束之后,对死者的念经超度,对生者感情的抚慰,乃至举行中日战死者慰灵祭等宗教活动,易于引起中国民众共鸣。僧侣宣抚员进入抗日根据地时,因其身着特殊服饰,念经而行,村民们往往以礼相送,不起怀疑之心。然而在日军中,这类宣抚员口碑不佳,在中国战场上,来自各宗各派的僧侣们争权夺利、争吵不休,“虽然可以说这是日本佛教的堕落,但掌握此习惯者实际不少”,甚而日军亦揶揄“土匪第一、僧匪第二”。
小学教师出身。在战时高物价经济的影响下,日本国内大批小学教师转业。1939年以来,小学教师前往中国大陆谋求生计的现象屡见不鲜,仅当年以宣抚员或教员身份前往中国者,就达二千名之多。这类宣抚员于华北沦陷区内热衷对儿童、少年推广日语教育等工作。如活动于徐州、亳县等地的宣抚员小岛利八郎,原为一名小学教师,他抵达当地后,即积极呼吁开办日语学校,声称“此乃宣抚班的紧急工作”,宣抚班因其确有教学经验,惯与儿童相处,由其负责当地学校的教育指导工作。
思想“转向”者出身。宣抚员群体中不乏接受过“左翼”思想洗礼者。所谓思想“转向”者,即原参加左翼运动而最后放弃共产主义信仰者,这类人于“日本共产党受到大检举后,已在国内无容身之处……于是被送往大陆”。在日本军政当局看来,这类思想“转向”者作为宣抚员具有颇多“优点”,如“有过去的经验、组织力、旺盛的调查研究欲”“有思想免疫性,不受惑于新思想,恢复至民族之自觉”“有观察历史动向的眼光”等。在华北沦陷区,不少思想“转向”者成为日本特高课或宪兵的“牵线者”,被赋予收集情报与撰写秘密报告的特殊任务;另一方面,日本军政当局又对这些人时刻警惕防范,由司法省派遣“思想官”加以监视、督导,“随着与大陆交通的频繁,且不论一般人,思想犯终于也与大陆之间关系不断紧密,故而此际思想官的使命颇为重大”。
在华北沦陷区,日军还吸收一部分女性参与“宣抚”工作。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日军进占北平,以日本妇女中岛成子为班长,迅速组建北京妇女宣抚班。该班标榜吸收中、日、“满蒙”各地的妇女,于哈德门外开设授业场,组织难民制作一些手工用品以维持生计。中岛成子于北京圣心女子学院留过学,在伪满从事过难民救恤工作。她曾说服抗日团体女首领徐周甫归顺日军,于华北宣抚班中一时声名大躁。继中岛成子之后,华北宣抚班特别注意吸收具有一定学历的中国女子为宣抚员,至1938年2月华北宣抚班350名华人宣抚员中,就包括北京女子大学毕业的青年女子20人。
日本军政当局认为,“宣抚”工作最有效的方式,莫过于吸纳部分中国人为宣抚员,使之对沦陷区内民众“言传身教”。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不久,日本军政当局即于伪满各地招聘大量“满人”宣抚员,他们成为最早参与华北“宣抚”工作的中国人宣抚员。据曾任“满人”宣抚员的张成德忆述,“满人”宣抚员大多为雇员身份,穿伪满“协和服”或日军军装,因懂日语,在宣抚班中一般从事翻译工作。伴随着华北日军“治安战”的开展,中国人宣抚员在数量上大为扩充。华北方面军曾向华北宣抚班本部下令,要求在济南成立救国宣抚队指导员训练所,“将作为各种救国宣抚队指导者的中国人培育训练为宣传宣抚斗士,将之作为宣抚班阵容的外围,以求速速恢复治安”。入选救国宣抚队者,除20至30岁之间的男子外,还须符合一些条件,如“当地县要人、地方上素有名望者、绅商子弟中身体强健、思想坚定的优秀青壮年”“大学毕业者或学校学员中的优秀者”等,地方上富有资产者、素有名望者等,不论年龄、学历,皆可直接从事“宣抚”工作。在华北日军的策划下,中国人宣抚员大多为地方乡绅与知识阶层的子弟,故而在沦陷区基层,父为“治安维持会”干部、子为日军宣抚员,父子具为汉奸的现象并不少见。
中国人宣抚员作为宣抚员群体之外围,当然不会得到侵略者的尊重。事实上,中国人宣抚员经常被日军宪兵以“通敌嫌疑者”逮捕。即使宣抚班对此稍有反对或抱怨,也会遭到日军的恫吓:“你们难道忘了是我军的宣抚员?不要啰嗦其他的事!只要按我军命令办事就好!”
1939年7月,为了“顾及中方的面子,并使日军的要求在被中方接受中能够较少产生摩擦”,华北日军于沦陷区内各县设立联络员制度。不久,县联络员又改称“顾问”。“顾问”掌握县政实权,傀儡官员仰其鼻息。作为宣抚员的另一待遇,“(宣抚员)无论录用多少都不够,只能粗糙地培养后送往当地,不久,自然而然地取得县顾问的地位”。大批宣抚员以谋生乃至成为暴发户的心态涌入华北,成为寄生于华北沦陷区基层的特殊官僚群体,不少人横征暴敛、醉生梦死,其行径与日本军政当局所宣传的“宣抚”理念相去甚远。总体来看,具有“满铁”背景的旧宣抚员不断减少,最终为在日本国内招募的新宣抚员所取代,宣抚员出身也呈现多元化的取向。
四、日军眼中“宣抚”工作的成效与困局
尽管宣抚班及宣抚员在侵华日军中的实际地位不高,然而日本军政当局对其所从事的“宣抚”工作却极为重视。为提高“宣抚”工作的效率,日本军政当局编写具有教科书性质的《宣传宣抚参考手册》,既要求华北各地宣抚班按其中“占领区内各村平时集会方案”“应对华人心得百条”等规例行事,又要求宣抚员于实际工作中“发挥十二分之创意性”。
日本军政当局对“宣抚”员所要求的能动性,是基于对华北基层社会的复杂情势而提出的。现实中“宣抚”工作的内容、对象需因不同区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差异而变化,难以形成某种固定工作模式。“宣抚”工作究竟是如何在华北基层开展的?取得哪些成效,遇到哪些困局?对这些问题的考察,不失为理解日本对华北沦陷区实行殖民统治成败的重要线索。《治安工作经验蒐录》是华北方面军编写的重要机密文件,系日军开展一个阶段“治安战”后的经验总结,其中收录大量华北各地宣抚班开展“宣抚”工作的报告,较为真实地反映华北各地宣抚班的活动状况,对于深入考察“宣抚”工作的实态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山西运城水头镇自1939年10月被日军占领后,当地宣抚班随即开展工作。从水头镇宣抚班报告中不难发现,这一工作确具一定可操作性与规范性。在1938年10—12月第一期工作中,当地宣抚班“采取宽容主义,发挥总动员的功能,力求宣传招抚的实绩”,连日举办民众大会、村长会议,着力于解决当时难民最为烦恼的粮食问题;在1939年1—3月第二期工作中,宣抚班积极劝诱当地要人回归,致力于对他们的“怀柔”与安抚;在1939年4—6月第三期工作中,因社会秩序初步恢复,宣抚班对于“通敌者”和“不良分子”的态度,则从“宽容主义”改为“严格主义”,对抗日行为“实施彻底的制裁”。从各地宣抚班报告中可见,它们的工作内容与成效基本与水门镇宣抚班类似。但也会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采取较为灵活的工作策略,较为集中者,包括以下几种:
积极开展“民生”工作。在河北晋县,当地宣抚班通过穿凿深井掌握水源,吸引民众归附。工程完工后,宣抚班又使当地村长等具民望者前往他村宣传日军功绩,并邀请各地村民前往实地参观。在安平县,宣抚班与当地日军警备部队通过修复庙宇,开展民众回乡工作。难民目睹日军修复寺庙的“善举”,“出现居民逐渐回归之景象”。
积极拉拢乡绅。在山西闻喜县,当地宣抚班通过邀请村长等乡绅参与宴会或恳谈会,往往“物资缴纳、敌情秘告等目的即容易达成”。在朔县,当地宣抚班吸引士绅参与“宣抚”工作,由宣抚班成立的县“宣抚委员会”,以伪县长为委员长,并由其出面组织乡绅出任委员,“反响效果显著”。
充分利用妇女儿童群体影响力。行唐宣抚班总结工作经验时称,“灵活运用当地女宣抚员,任用其教育指导妇女儿童,特别要倾听中国方面的言论,此举在宣抚上价值极大”。灵丘宣抚班则发现“若宣抚员安排女子,实际效果良好,对于妇女工作的效果尤佳”。闻喜宣抚班发现利用儿童的价值,“使儿童帮忙于士兵内务作业,只要不妨碍军纪、卫生、防谍,则容许之。亲子之情古今东西同一,父母原将日军视为鬼子,见此则必生好意。现本队利用儿童,不断取得宣抚效果,宿营地一带军民已和气满满”。
与“治安战”亦步亦趋,对地方村落、人群采取分而治之的策略。在国、共、日、伪等多股力量博弈下山西稷山县,宣抚班将当地村落分为“优良村”“普通村”“不良村”三类。稷山宣抚班对第一类给予诸种援助保护;对“普通村”以各种“宣抚”手段极力拉拢;对于“不良村”则要求日军武力剿灭。厚和宣抚班对民众采取两面态度,一方面采取“温情”,“努力以温情捕捉民众心理,以使宣抚达到彻底之效果”,另一方面则施以威吓,声称目击破坏铁路、公路、通信而不急报者,“将视为通匪处以严罚,所在村落全体将以连带责任给予处分”。
利用多种宣传手段。在“蒙疆”地区的托克托县,当地宣抚班利用伪县警聚集民众,在宣抚员演讲后鼓励民众自由提问,宣抚班为之作答并给予宣抚品奖励,“每月一回的宣传宣抚工作为其所期待,生活必需品特别受当地民众的喜爱”。济南宣抚班的宣传工作被日本军部视为颇有成效,主要因宣抚班利用汉奸经常对民众讲演。宣抚班要求汉奸们在演讲中留意,“对于知识阶级,若使用侮辱中国的言辞,则徒然招致他们的反感”等。在晋南闻喜县,宣抚班注意信息在民众间的口耳相传,“一般日军通过翻译,则使宣抚失去效果。若使村民中的有力者进行自然之宣抚,则效果很大。使维持会会员与苦力杂谈,要比维持会长、村长等的演说宣传效果更大”。
加强与驻屯日军部队、日本宪兵、地方傀儡政府的情报合作。在束鹿县,当地宣抚班与日军部队、宪兵“紧密合作”,建立情报网络,共同镇压抗日力量,“三方每日联系,真正形成一体,致力于明朗建设”。曲沃宣抚班对当地汉奸送至的情报,无论是否具有价值,皆给予奖赏,以求扩大情报来源等。在河北怀来县,宣抚班认为“讨伐乃最好之宣抚”,该班宣抚员认为,需安排可堪信任的密探,使其监视乡绅,观其言行是否一致;还要再他们内部应安插心腹,时刻注意他们的动向。
对日军军纪有所劝诫。1937年末日本军部就指出,“军队及军人的举动应严肃得当,恩威并施乃宣抚工作第一要义。与之相反,部分军人、军属因无意间对中国人存在不当行为,宣抚工作成果即将毁于一旦”。一些宣抚班也表示,当地驻屯日军部队的军纪是否严明,决定其“宣抚”工作成败,“无论如何雄辩的宣抚员投入宣抚工作,通过试验即可知,若翻译行恶、军队军纪军风颓废,则对民众的宣传将无任何效果。深切感到百言不如一行”。临汾宣抚班要求经过当地的日军部队要约束军纪,“当专念于民众宣抚时,作战上通过村落的部队将当地房屋毁坏作为燃料,或将家禽无偿带走等行为,对于当地宣抚工作实极为有害”。
尽管日军报告中罗列了各地宣抚班的诸多成绩,但也承认遇到相当的阻力,反映日本对华北的殖民统治陷入困局。日本军政当局注意到民众对于“宣抚”工作的敷衍态度与“应景”之策:
对于日军入城,有露出笑容挥舞者日章旗表示欢迎者;也有如难民,乞求哀怜而哭泣者。匪徒大半都是此类叫喊着“没法子”的人,故而我军当初为这些笑者、泣者所欺骗,遭受诸多危害。过去一年之宣抚工作,绝不可谓取得成功。
久经战乱的华北民众,对于“宣抚”工作自有应对之策。怀来宣抚班发现,宣抚员对村民的演讲,不过“在一片好奇心的喧闹中匆匆结束”;分发物品的方式或能奏“奇效”,但在物资较丰富地区,“大多也不过产生一时之效果”。稷山宣抚班举办的民众大会,在喧闹中表面达到高潮,宣抚员渊上辰雄却认为,“县民大会结束后,谁也不会对此留下任何关心。如同平日般,露出可有可无的姿态”、“与大会思想一致的热情民众一个也没有。要掀起一场民众有热情的运动——这样的命题根本没有效果……自己根本就没有热情。举办得如同葬礼一般”。
诸多宣抚班或显或隐地表达,“宣抚”工作因日军部队各自为政、横行无忌与滥施暴行而成效甚微。闻喜宣抚班欲与当地日军、宪兵等采取一致步调,然而“各地部队所进行的治安宣抚工作缺乏协调联系,皆从自身立场行事,与军部所指导的宣抚相悖,结果住民反受困惑,不知所从”。在晋中榆次、安邑两县,当地宣抚班直陈“宣抚”工作所遇阻力来自日军的横行,“我大多数士兵并不理解中国人的心理,无法鉴别敌人便衣与无辜民众之区别,且对中国人有蔑视风气。对于要人、苦力持同样不逊之言语态度,使他们发自内心反抗日本官兵。故而对于民众的掌握亦无从实现”。1938年11月上旬,冈本勇平受华北宣抚班本部之命,出任沂州宣抚班班长。令冈本气愤的是,当地日军往往侵入尚未“宣抚”的偏僻村庄,对“稍有自卫倾向”的当地民众残酷扫荡。冈平目睹日军向逃亡的妇女们机枪扫射的一幕,感叹道:“对于宣抚班而言,不,对于日本而言,这样的战斗没有任何意义!”渊上辰雄则目睹日军在稷山县的暴行,于日记中直书感受,“白天,一个贫民在路旁卖馒头。日本兵毫无理由地就将热水踢翻,贫民的下半身被严重烫伤,所见极为凄惨。真没想到,竟因哪怕一点点的不顺心,竟让对方遭受如此痛苦。战争胜利了,胜利后的放纵则不行。真正的胜利是使敌人心服”。
更为重要的是,日本军政当局的“宣抚”工作遭到八路军的坚决反击。日军对“宣抚”工作的重视,从侧面反映出其对手——八路军,具有强大的群众工作能力。独立混成第二旅团步兵第三大队军官田副正信曾在察南地区与八路军多次交锋,认为“共产党的政治工作比我方巧妙的多”。宣抚员小泽开作以其亲身经历,指出宣抚班对华北民众所施的“小恩小惠”,并不能改变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民众对日本的反抗精神,“中共的强大,即在于其所至之处建立组织……不是用微薄物资来引诱村中的老人妇女儿童,而是使当地的优秀青年自主从事乡村建设”。
1938年1月,岛崎曙海被派往华北方面军特务部宣抚班本部,不久出任河北定县宣抚班班长。此后,岛崎在安国一带从事从军“宣抚”工作。因“宣抚”区域与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交错夹杂,岛崎曙海目睹八路军的舍身忘死、勇猛奋战,对于中国共产党的组织能力也有深刻的认识,在近距离观察八路军游击队之后,他于私记中写下观感:“在国共合作之前,(国民政府)对各地人民自卫军的统制并不如意,但经八路军改编后,就立即成为正规化的共产党军队。这就是八路军可怕的组织力量”。宣抚员村上政则看到八路军领导下中国民众的不屈与抵抗,“(文水县)的住民表面看上去合作,实则具有极强的抗日、反日意识,我们不知何时就会被消灭,绝不能马虎大意……(八路军游击队)进则遁,退则追,机智的游击战术如苍蝇般令人烦恼”。
1937年11月太原陷落以后,八路军第一二九师根据中共中央“与华北人民同生共死、展开敌后游击战”的指示精神,在朱德、彭德怀直接指挥下,于晋东南地区展开游击战。渊上辰雄认为,正是民众的支持成为中国对日持久战的基础,“百姓对于他们(指八路军——笔者注)没有嫌恶的消极感情,相反拥有好感。日本人对于百姓、中国人的压迫统治,必然失败”。八路军在察南地区的群众工作极大牵制了当地“宣抚”工作的推进,巩固了当地民众抗战到底的决心。平山县大半区域位于中国共产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内,八路军在当地设有县公署,具有完善的行政组织力,当地宣抚班“对彼之劝降宣传,一朝一夕难见效果”,反映了八路军所树立的县政权不为“宣抚”工作所动摇的真实状况,而八路军持之以恒的群众工作,对农民阶层反复的教育与动员,最终使“宣抚”工作流化于形式,八路军也成为阻遏日伪势力深入华北沦陷区基层的关键力量。
五、结语
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后,日本军政当局基于统治伪满的经验,迅速成立华北宣抚班,将日本势力渗透于华北基层社会。伴随着日军对华北主要都市的侵占,沦陷区形成以宣抚班本部为中枢、以各地宣抚班为末梢的“宣抚势力圈”。伴随着华北治安战的开展,华北宣抚班的组织结构也发生变化,成为从属华北日军的准军事机构。而在人事架构上,“满铁”出身的旧宣抚员群体逐渐为职业多元化的新宣抚员群体所更替,意味着日本军政当局鉴于华北的复杂情势,对于宣抚员素质能力上有更高要求。八木沼丈夫等“满铁”出身的宣抚员的失势,反映出日本将伪满统治模式运用于华北沦陷区的失败,揭示了“宣抚”工作的结构性弊病——临时性、无序性,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日本军政当局对华北宣抚班人力、物力、财力上的支持难以为继。
1939年1月至1940年3月间,华北方面军推行三期“治安肃正”,在华北“治安”工作方针中,始终强调“宣抚”工作持久化对于华北“治安战”的重要性,“不要满足一时之宣抚,重点在于永远获得民众”,特别要注意“密切军队与民众的关系,把握民心”等,体现出日本军政当局对于“宣抚”工作结构性弊病的某种反思。1940年3月,华北宣抚班与“新民会”的统合,除将大量财政需求转嫁于傀儡政权之外,并不能解决“宣抚”工作内在的结构性弊病。
客观而言,“宣抚”工作能够取得一定成效,在于捕捉到战时环境下部分旧军人、乡绅、底层民众政治投机、随波逐流、苟求太平的心理,体现出日本军政当局将宣抚班作为推行思想战、宣传战的战术意图;华北宣抚班在实际工作中表现出的灵活性与能动性,除了宣抚员个人因素,也能从中了解日本军国主义对于侵华战争的精密筹谋,这种谋划建立在对中国国情长期调查的基础之上。由宣抚班与驻屯日军部队、日本宪兵、地方傀儡政府形成的情报网络,将特务工作延伸至日伪统治下华北沦陷区各个角落,成为日本军政当局对华北实行殖民统治的基石。
从外在角度来看,“宣抚”工作的成效因日军军纪的颓废大打折扣,并不能真正缓和来自中国民众对侵略者的敌意。华北宣抚班的解散,喻示着日军对华北沦陷区“宣抚”工作总体上的失败。事实表明,日本军政当局以“宣抚”工作为核心的殖民统治模式,在华北基层社会遭遇来自包括八路军在内的各股抗日力量的强烈抵抗,其不仅取得的实际成效十分有限,而且陷入难以拔脱的困境。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