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哀荣:南朝僧尼碑志之兴起(下)
02-13 次遇见三、南朝僧尼碑志兴起的背景及其规格形制
(一)碑禁屡申:南朝僧尼碑志兴起之背景
南齐以来,南朝僧尼碑志逐渐增多,数量之多、规格之高,比较特殊。如果不将其与南朝宗室王侯碑相比较、不将其放在南朝碑禁的视野下讨论,就很难凸显其特殊性与价值。故而有必要先梳理魏晋至南朝的碑禁政策,学界对此已有充分讨论,所据基本上为《宋书·礼志二》所列几个重要的时间节点。
西晋时期碑禁甚严,东晋开始松弛,始于晋元帝许为顾荣立碑。而顾荣立碑,实缘于“故骠骑府主簿故恩”表请。顾荣死后方有“侍中、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之追赠,故而“故骠骑府主簿故恩”,当为顾荣故吏。东晋末裴松之上表议禁断,提出一个解决方案:“诸欲立碑者,宜悉令言上,为朝议所许,然后听之。”得到皇帝认可。此后南朝公卿立碑大致遵照“表请→皇帝诏可”这一形式,朝议通过并非必需环节。
至于碑禁持续时间,沈约所谓“至今”,刘涛认为是梁代,似不妥,应为奏上的永明中。永明七年四月,齐武帝萧赜下诏禁止大办婚礼,十月又下诏严禁厚葬并重申碑禁。天监六年,梁武帝下诏“申明葬制,凡墓不得造石人兽碑,惟听作石柱,记名位而已”。至于碑禁执行情况,《南齐书·礼志下》在交代墓志兴起原因时,谓永嘉中“素族无碑策”,碑即墓碑,策即哀策文,而后者只有皇帝及后妃、太子及太子妃才有,故墓志成为士族“纪德”的替代品。
有学者认为正是因为屡禁不止,才导致南朝官方屡申碑禁,其实这是一种误读,从传世文献与石刻遗迹来看,南朝王公有碑者只有19人,而且绝大部分是皇室成员。萧齐高、武时期碑禁尤严,齐明帝萧鸾即位以前,只有褚渊得立碑。而褚渊之碑得立,是其故吏陶季直请于尚书令王俭,经齐武帝许可方得立。永明十年,齐武帝母弟豫章王嶷薨,太子萧长懋亲造碑文并上奏,却“未及镌勒”。萧嶷故吏乐蔼解官赴丧,见墓所无碑,便与竟陵王子良笺,表达了“欲率荆、江、湘三州僚吏,建碑垄首”的意愿;他又致书沈约请撰碑文,遭婉拒。至建武中,萧鸾欲拉拢豫章王嶷家,萧嶷之碑方得立。见萧嶷碑得立,萧子良故吏范云遂上表齐明帝请为子良立碑,所提理由就是“故太宰渊、丞相嶷,亲贤并轨,即为成规”,故“乞依二公前例,赐许刊立”。萧鸾未许,子良碑终未立。
其实何止萧子良,永明中后期先后病亡的长王、宰相均未得立碑,而王俭碑系天监元年萧衍下诏追立。入梁以后,王公得以立碑者渐多,如巴东郡公萧颖胄、长沙王萧懿、始兴王萧憺、安成王萧秀、临川王萧宏、吴平侯萧昺、开府仪同三司(赠)徐勉等。萧秀一人四碑,故吏“东海王僧孺、吴郡陆倕、彭城刘孝绰、河东裴子野,各制其文,古未之有也”。此外,碑禁开始向极个别名儒、征士放开,萧衍天监元年下诏为大儒刘瓛立碑,又许为著名征士刘虬立碑。而从永明二年至永元末,僧尼碑志至少有12通,梁、陈两代僧尼有碑者至少25人,而且多位高僧有两碑甚至三碑。就目前可考的南朝碑而言,僧尼碑数量远超王公碑。相比僧传而言,正史之王公传记更关心传主赙赠、皇帝或太子临丧、赐东园秘器尤其是赠官、谥号等哀荣,而立碑并非其着意强调的内容,史传关于碑志的相关记载远不如僧传详细。加上王公碑与僧尼碑保存情况各异,故两者在数量上的差距实际上可能并没有文献所见之大。
南朝中后期不仅僧尼碑志大量涌现,道士、寺馆、庙学、德政、造像等碑也不断涌现。有碑文创作之需要,各类碑文写作逐渐受到重视,至梁中期,甚至形成一股集碑之风,《隋书·经籍志四》就集中著录了碑集类著作:
《碑集》二十九卷。《杂碑集》二十九卷。《杂碑集》二十二卷(梁有《碑集》十卷,谢庄撰;《释氏碑文》三十卷,梁元帝撰;《杂碑》二十二卷,《碑文》十五卷,晋将作大匠陈勰撰;《碑文》十卷,车灌撰;又有《羊祜堕泪碑》一卷,《桓宣武碑》十卷,《长沙景王碑文》三卷,《荆州杂碑》三卷,《雍州杂碑》四卷,《广州刺史碑》十二卷,《义兴周处碑》一卷,《太原王氏家碑诔颂赞铭集》二十六卷;《诸寺碑文》四十六卷,释僧祐撰;《杂祭文》六卷;《众僧行状》四十卷,释僧祐撰。亡)。
程章灿认为陈勰编集的《杂碑》与《碑文》,或为将作大匠的职务行为;《太原王氏家碑诔颂赞铭集》则为保存本姓文献,所着重的是文本。而州郡及寺庙编集碑刻,亦当有寻访古刻、存录古迹及展现景观的意义。东晋碑禁松弛,有创作之需要,故有集碑之举;而谢庄乃刘宋时人,其时碑禁较严,故所撰《碑集》应为集碑之作,恐非所撰碑文之集。其中单行的王公碑篇幅值得注意:《桓宣武碑》即桓温之碑,竟然有10卷之多;《长沙景王碑文》即刘宋长沙王刘道怜之碑,亦有3卷;《陆机集》有《晋平西将军孝侯周处碑》,或即《周处碑》。1卷似是1篇碑文的正常篇幅,《出三藏记集·法集杂记铭目录》所载之沈约撰《献统上碑铭》与刘勰撰《僧柔法师碑铭》均为1卷。考虑到梁安成王萧秀去世后有4人为撰碑文,而且其时亦不乏为前代先贤撰立碑文者,加上《隋书·经籍志四》此处著录之条目多具碑集性质,所以这里10卷之《桓宣武碑》、3卷之《长沙景王碑文》,很有可能是不同时期之人为他们撰写碑文的合集。即便以1卷篇幅来推算,以上所列几种数十卷的碑集,其中人物碑恐怕并不多。
《隋书·经籍志四》著录的碑集并非全部,萧绎《金楼子·著书篇》就有“《碑集》十秩,百卷。原注付兰陵萧贲撰”,可知萧绎还曾命其僚佐萧贲集碑多达百卷。《隋书·经籍志四》著录《释氏碑文》30卷,其序赖《广弘明集》得存,据此序,此书原名《内典碑铭集林》。萧绎还交代了佛教碑文兴起的原因:
然建塔纪功,招提立寺,或兴造有由,或誓愿所记,故镌之玄石,传诸不朽。亦有息心应供,是曰桑门,或谓智囊,或称印手。高座擅名,预师尹之席;道林见重,陪飞龙之座。峨眉、庐阜之贤,邺中、宛邓之哲,昭哉史册,可得而详。故碑文之兴,斯焉尚矣。
从中可以看出当时的佛教碑铭主要有两类,一为寺塔碑铭,一为僧尼碑铭。从两书的篇幅和《内典碑铭集林》的编撰缘起(“顷常搜聚,有怀著述”)与理念(“不择高卑,惟能是与,傥未详悉,随而足之”)来看,30卷的《内典碑铭集林》或许是萧绎从萧贲所编100卷《碑集》中单独抽出佛教碑铭的合集。
萧绎之外,僧祐对佛教碑铭的整理编集工作更值得注意。僧祐有明确的编撰法集(即“内集”)意识,他编撰了《释迦谱》《世界记》《出三藏记集》《法集杂记铭》等8部法集,还为萧子良、萧昭胄父子编撰了法集并目录。《隋书·经籍志四》所录《诸寺碑文》与《众僧行状》,未见《出三藏记集》等书,其内容与《法集杂记铭》或有重合。因为《隋书·经籍志四》著录诸书均为碑集,所以僧祐所集《诸寺碑文》与《众僧行状》,其实是寺院与僧尼这两类主题的碑文结集。而且,这个分类与僧祐在《法集杂记铭目录序》中所谓“山寺碑铭,僧众行记”正好可以呼应。这样看来,《众僧行状》之“行状”,并不是指作为文体的行状,而应该主要是指僧尼碑志、传状。
(二)南朝僧尼碑志的规格与形制
以上讨论,主要依据僧传、僧尼碑文及碑目等,虽然这些记载都有一定选择性与偶然性,但至少能反映出大致情况。从以上讨论可知,晋宋时期只有为数不多的僧尼死后得立碑,而且还是个人行为。偶尔有郡县一级地方官参与,虽带有一些官方色彩,却未必是官方行为,如余杭县令阮尚之可能属后者,至少目前还未看到州督一级关心僧尼立碑的记载。目前所见的最早记载,是萧齐永明二年僧远去世,齐武帝致书法献关心僧远葬事,萧子良为之挑选葬地与营理葬事,并“疆界钟山,集葬名德”。梁武帝受其影响,在宝志葬地建开善寺,并在其地开辟另一名僧墓地。僧尼葬地的选择,在萧子良“疆界钟山,集葬名德”之前,官方并没有明确规划。从萧子良不愿僧远“杂处众僧墓中”来看,当时僧尼死后也是集中安葬。无论是定林旧墓,还是开善旧墓,都是官方规划的名僧墓地,开善旧墓基本上是梁武帝敕葬之墓地,得入葬者极少。在葬地选择上,就将名僧与一般僧众区别开来,凸显了官方对名僧的褒宠。
葬地并非唯一立碑之地,早在晋宋时期,僧尼死后所立之碑,就有墓碑与寺碑两种,但往往只立一个。立碑地点虽有坟所与寺院之别,但能于寺院立碑者毕竟只是少数。实际上,宋齐时期只有僧翼、慧基、智称三人之碑明确立于寺院,而大部分僧尼碑立于墓前。天监八年,宝亮去世,开始出现“坟寺并立”的情况。这样一来,立碑数量较之前大大提高。此后一人两碑甚至三碑者不断涌现,宝亮、慧约、僧旻均一人立三碑,法通、智藏、慧超、法云均立两碑。除碑之外,不少僧尼还有墓志,即碑志并立,如智顺、宝志、智藏、法云、僧旻等五人。这些得立两碑、三碑的高僧,去世时间均为梁中后期。陈与后梁虽有太子与皇帝亲撰碑铭,但多是一人一碑,一人两碑、三碑已非常罕见。“碑志并立”的情况大致相似,仅陈代法朗死后立一碑一志,其余均无并立者。
一般僧尼死后,大多会在墓所立碑,个别会在寺院立碑,寺碑一般立于生前驻锡寺院,且多是一个,只有慧约比较特殊,本生寺与驻锡之草堂寺各立一碑。墓碑则可以根据僧尼生前地位,立一个或两个。这种差异,实缘于墓碑与寺碑在内涵与影响上存在相当大的差别。就碑的空间与观众而言,墓碑更接近私碑,因为高僧墓所虽然神圣,却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而寺碑则不同,立于寺门或其他显眼位置的碑,往往很容易成为景观,故更接近公碑。由于僧传记载模糊不清,有相当一部分南朝僧尼碑很难确定是寺碑还是墓碑;有文字保存的碑文,除非题目有明确界定,仅从现存文本上很难区分墓碑与寺碑。况且,现存南朝僧尼碑文,只有徐陵所撰《傅大士碑》与萧纲所撰《道度禅师碑》存全文,其余碑文都经过大幅删节,几乎全是富丽骈偶之辞藻,不仅史料价值非常有限,而且很难判断两种碑的碑文在内容及表达方式上有何区别。
碑志制作,主要是指碑志的树立、撰写、刻石及其相关情况。根据立碑者与撰者是否为皇帝,可将立碑分为敕立与非敕立;将撰碑分为敕撰与非敕撰。只有极个别与皇帝亲近的高僧大德才会有敕立之荣宠。齐武帝虽然亲自致书法献关心僧远身后事,但并未关心其碑志制作。至梁武帝方有下敕为僧尼立碑之举,梁之宝志与慧约、陈之昙瑗、后梁之僧迁等四人之碑皆为敕立。
皇帝之外,还有太子、诸王及公卿为立碑志的情况,如齐临川王萧映为玄畅立碑、竟陵王萧子良为僧远立碑、梁刘之遴为震法师立墓志、陈姚察为尚禅师立碑等。不过毕竟是少数,大部分僧尼碑志都是其僧俗弟子所立,如僧旻死后,其弟子智学、慧庆等为建立三碑;法云去世,其弟子周长胤等为创造二碑立于墓所。前者为出家弟子,后者则为在家弟子。前引几位为僧尼立碑志的诸王、公卿,也多为该僧尼的在家弟子或菩萨戒弟子。当然,还有一些是同寺僧尼所立,如僧祐为同驻上定林寺的超辩、僧柔等僧人立碑。
与立碑志相比,碑志撰写的相关信息更为丰富。敕撰,即奉皇帝之命撰写,亦是仅少数大德才有之殊荣,比如梁武帝敕王筠为宝志勒碑文、敕陆倕为宝志制墓志铭、诏王筠为慧约撰墓碑、命萧子云为慧约撰本生寺碑,陈宣帝分别敕徐陵为傅大士、王固为慧集、周弘正为慧和撰碑文。
敕撰之外,梁陈时期,太子与诸王经常参与名僧碑志的撰写,其时墓志成为士族乃至皇室成员葬仪的重要部分。太子、诸王常为其故去的僚佐撰写墓志铭以荣之;而时人为得到这种哀荣,也多请太子、诸王、著名文士为去世故友亲朋撰写墓志铭。对于僧尼而言,由太子、诸王为其撰写碑志,显然亦是一项重要的哀荣。文献可考者有:梁太子萧统为僧旻撰写墓碑;太子萧纲为慧约撰本生寺碑铭,为道度撰碑文,此外他还为湘宫寺智蒨、宋熙寺慧念、甘露鼓寺敬脱、净居寺法昂、同泰寺智寂等几位僧人撰写墓志铭;梁元帝萧绎为湘东王时,撰写碑志数量仅次于萧纲,他为智藏、僧副、慧超、法云、僧旻等僧人撰碑文,又为荆州僧正震法师撰写墓志铭;邵陵王萧纶为扬州僧正智寂撰写墓志铭。陈代较之稍逊,可考者仅太子陈叔宝、庐陵王陈伯仁为法朗撰墓志铭、碑铭。
太子、诸王所撰僧尼碑志约有17通,数量虽然不算太少,但毕竟占比不大(约占总数三成),更多的僧尼碑志还是由公卿文士撰写。这些为僧尼撰写碑铭者大多是当时一流文士,如宋之谢灵运(撰慧远碑铭),齐之谢超宗(撰道慧碑铭)、王俭(撰僧远碑)、周颙(撰玄畅碑),梁之沈约(撰僧敬尼、法献二人碑)、刘勰(撰超辩、僧柔、僧祐三人碑)、何胤(撰慧基碑、僧旻碑)、周舍(撰慧绪尼碑)、袁昂(撰智顺碑)、谢举(撰法通碑)、萧子云(撰法通碑)、陆倕(奉敕撰宝志墓志铭、撰慧初碑)、王筠(奉敕撰宝志与慧约两碑、撰法云墓志铭)、谢几卿(撰慧超碑)、萧几(撰智藏碑序)、王僧孺(撰云法师碑)、周兴嗣(撰宝亮碑)、高爽(撰宝亮碑)、殷钧(撰智藏墓志)、阮孝绪(撰僧旻墓志)、鲍记室(撰震法师墓志序),陈之徐陵(奉敕撰傅大士碑)、江总(撰法朗墓志铭序及慧勇、建初寺宝琼、尚禅师三人碑)、王固(奉敕撰慧和碑)、周弘正(奉敕撰慧集碑)、萧济(撰智远碑铭)。碑志这类大手笔的撰写,更能体现文士在当时的地位,尤其是奉敕撰写碑文者。除文士外,还有个别僧人撰写,如慧举为慧基撰写墓志、慧暠为智远撰碑序。
为僧尼撰写碑志,有些是受僧尼弟子之请,如刘勰为超辩与僧柔二人撰碑文、沈约为法献撰碑文,都是受僧祐之请;有些是受俗家弟子所请,如梁永兴公主请太子萧统为僧副撰碑文。有些可能是撰者主动为之,撰者本身就是佛弟子甚至是该僧尼的弟子,或与其有比较亲密的联系,如智藏的“三萧碑”,撰序、撰铭及书丹的三萧均自称“弟子”。为高僧大德撰写碑志,尤其是奉敕、太子令、诸王教撰,对于撰者而言,既是一种荣誉,也是对其文学才能与地位的认可。碑文撰写反过来也能为撰者赢得声名,如刘勰善作碑文,在当时颇有盛名,以至于“京师寺塔及名僧碑志,必请勰制文”。
碑志文撰写有固定体例,碑序既要详记其行事,又要铺排骈偶之辞藻以称颂其功业德行;而碑铭与墓志铭,要用精练的四字韵语将记事与颂德融合起来。即碑志撰写除文才外,还需要史才,故刘勰谓“夫属碑之体,资乎史才。其序则传,其文则铭”,而“标序盛德,必见清风之华;昭纪鸿懿,必见峻伟之烈”,方为“碑之制也”。奇怪的是,刘勰只论及东晋孙绰的几篇名公碑,对宋齐碑文尤其是僧尼碑文丝毫没有提及。实际上,他在定林寺依附僧祐十余年,肯定看到过僧祐编集整理的晋宋以来诸寺碑文与僧尼碑志,甚至很可能还参与了前期搜集整理工作。这或许与宋齐时期碑禁较严有一定关系,碑文创作之需求少,文士模仿学习乃至创作的热情就降低,关注度自然不高。
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即有多个家族连续数代为僧尼撰写碑志,如谢灵运、谢超宗、谢几卿三代(谢灵运为谢超宗之祖、谢超宗为谢几卿之父),周颙、周舍、周弘正三代(周颙为周舍之父、周舍为周弘正之父),王俭与王筠两代(王俭为王筠从叔)。这一方面说明这些家族文学传承有序,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他们对佛教态度甚至信仰之传承。如果进一步统计这些人的家族,还能观察到南朝尤其是后期文学家族的发展与变化。以上所考撰有僧尼碑志的文学家族主要有:兰陵萧氏(7人20通)、琅琊王氏(3人6通)、陈郡谢氏(4人4通)、汝南周氏(3人3通)。齐梁皇室撰写的僧尼碑志,已远超王谢等士族成员撰写碑志之总和,他们不仅将僧尼碑志撰写推向新阶段,使之成为时代风气,而且在文风上进一步引领风潮。
四、南朝僧尼碑志集中涌现的实质与意义
以上考察了晋宋至陈代僧尼碑志的撰与立等情况,主要从葬地选择、立碑时间与地点、碑志数量与形制、立碑与撰碑的形式与身份等方面,对南朝僧尼碑志作了系统梳理。同时,在南朝碑禁视野下,观察僧尼碑志与王公碑的差别,从中可以看出南朝僧尼碑志规格之高。那么,高规格的僧尼碑志为何在此时期集中出现,其意义又何在呢?
(一)制作哀荣——纳僧尼入传统丧葬礼仪
从赙赠有无与多少,到送葬部伍与仪仗,再到葬地选择、碑志数量与制作形式,这一系列高规格的丧葬运作,将高僧大德、个别僧官同广大普通僧尼区别开来。将传统丧葬礼仪运用到僧尼身上,通过褒宠、赙赠、送葬、碑志制作等方式,进一步抬高了僧尼在国家政治、精神生活中的地位。从丧葬规格来说,相当一部分高僧大德已经等同甚至超越王侯公卿,皇帝敕葬、给东园秘器,甚至敕给天子仪仗送葬并为之立碑埋志,除了爵位、赠官、谥号与九锡外,个别高僧死后可以获得世俗王公大臣死后所能得到的所有哀荣。到了唐代,国公爵位、赠官、谥号等世俗王公大臣所能得到的最高哀荣,被用于极个别高僧,某种程度上说是沿着南朝这一条线发展而来。当然,用于南朝僧尼的这套官给葬事模式,只是传统王公士大夫葬仪的延续,后来在唐代发展为诏葬制度,并趋于成熟。
梁武帝的菩萨戒师慧约不仅得到智者、国师之号,死后还得到皇帝与百官辍朝临哭之礼遇,而梁代太子、诸王及其妃,尚无百官辍朝临哭之制。梁代并没有隋唐那种完善的辍朝、举哀制度。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慧约的丧葬规格几乎可以算当时除了帝后(包括嫔妃)之外最高的了。僧尼碑志制作亦是如此,从现存文献来看,极个别高僧大德的碑志制作规格,已经等同甚至超过了宗室王侯:文献和实物所见一人两碑以上的南朝王公,只有梁代安成王萧秀与临川王萧宏,而一人两碑以上的僧人却至少有7人。自萧子良“疆界钟山”以来,高僧集葬于定林寺名僧旧墓和开善寺旧墓,至迟到梁中期,两块名僧墓地必然碑塔林立。这里是宗教的神圣空间,进而成为宗教与人文景观,而这种空间营造与景观形成,基本上由官方主导。官方对高僧丧事的高规格运作,开启了一种新模式,实质上也是对僧团管理的一种新模式。
将僧尼道士纳入传统丧葬礼仪中,赙赠、葬地选择、送葬及高规格制作碑志等,都成了高僧葬仪的重要部分,是重要哀荣。但从另一方面来说,这种做法其实亦是加强管理甚至是控制僧团、笼络信众的有效方式。即官方通过插手高僧葬事,将高僧葬事纳入世俗王权控制范围之内,既凸显官方对高僧的重视,还可以进一步加强对僧团的管理。通过是否赙赠、赙赠多少、葬于何处(是否名僧墓地、哪一级别的名僧墓地)、是否官给丧费、是否送葬或派有司监护丧事、是否赐东园秘器、立不立碑志、立什么规格的碑志等,进一步划分层次,使之成为僧尼哀荣、地位乃至于盖棺定论的重要标识。进一步说,这些举措甚至试图将对高僧的评价之权纳入官方操控之下,而不像之前基本由僧团内部、信徒或亲近文士通过撰写僧传、传赞等形式来完成评价。当然,规格的高低与帝王及上层权贵态度有非常直接的关系,比如同为大僧正,慧超虽任职20余年,但其丧葬与碑志制作规格,都远低于法云,一低一高之间,皇帝权威已充分凸显。这即是说,作为僧团领袖的僧官、宿德,其身后之事,须由皇帝及诸王公卿来决定,而不是由僧团与广大信众来决定。地方僧团领袖的葬仪规格,则由州郡长官决定或者上报待朝廷决定。
需要说明的是,不管是墓地选择,还是赙赠、赐东园秘器、公卿送葬、有司监护等高规格葬仪,都建立在僧尼死后瘗葬的基础上。虽然林葬在当时已很少见,但仍有一些僧人遗命坚持“露骸林下”,这样这套葬仪就很难施行。即便如此,在一段时间之后,其弟子会将其收葬,届时仍有碑志制作,如前文讨论的庐山慧远。更何况,不乏弟子不忍心其师露骸而违背师命的例子,如智顺等。不过,也有少数僧人对碑志制作在内的这种高规格葬仪有所不满,毕竟其与佛教基本教义、传统颇有不合之处。如陈大僧正彭城寺宝琼临终前即遗命“不烦铭志”,还只是对高规格碑志制作之不满。智顗遗言“世间哭泣著服,皆不应为”,针对的更像是传统礼俗与丧服,而非官方高规格葬仪。在智顗之前,很少有南朝高僧不接受官给的高规格葬仪,宝琼遗命“不烦铭志”,陈后主用天子仪仗送葬来弥补,规格反而抬高了。总体上说,对于碑志制作在内的高规格葬仪,南朝僧尼更多地是配合甚至主动谋求,而非排斥、抵制,前者尤以傅大士弟子屡次表请为傅大士立碑、梁永兴公主请萧统为智副撰碑文最为典型。
事实上,不止僧尼,南朝道士的葬仪也有大致相似的进程,只是由于道教文献佚失更为严重,所存道士传记与道士、女冠的碑志都比较少。从所存道士、女冠碑志来看,其规格亦很高。比如大同二年,陶弘景去世后,“有制赠以中散大夫,谥曰贞白先生”,并“遣舍人主书监护丧事”,太子萧纲为撰墓志、邵陵王萧纶为撰碑文,赠官、赠谥、有司监护丧事,并由太子与郡王分别为撰志与碑,其规格之高,在南北朝道教史上恐无人出其右。又如道士徐师子去世,陈文帝“敕赍秘器,并无常与。凡厥丧事,皆取给台焉”。可知高道去世,也有皇帝赐东园秘器、丧费官给之例。
将僧道身后事纳入传统丧葬礼仪中,并给予高僧、高道以官方形式的高规格哀荣。碑志制作是其中重要环节,因为碑志本身就是记载僧尼生前行事与身后哀荣的重要载体,且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广泛传播。碑志是僧尼哀荣的重要部分,尤其是高碑立于墓所、寺院,又属于纪念装置,随着时间推移,高僧集葬之地与那些立碑的寺院,还会形成碑塔林立的景观,从长远而言其影响似乎更大。但就当时而言,敕葬与敕撰、敕以天子仪仗送葬、赙赠、赐东园秘器、有司监丧等哀荣的影响更大,更能彰显僧尼生前地位,故而也更直观。更何况,不少碑志是僧尼去世很长一段时间后方立,具有一定滞后性。
(二)对南朝碑禁及北朝隋唐僧尼碑志之影响
如前所述,宋齐时期碑禁较严,执行较为彻底,直到梁天监六年,梁武帝仍在重申碑禁,可见梁初碑禁较严。梁中后期,虽然寺馆、道馆、庙学、德政、造像等各类碑不断涌现,其数量大大超过前代,但基本上属于公碑,而且是以“表请—奏可”的形式树立。其中,庙学、寺馆/塔、造像等碑大多由帝王、妃主及地方长官所立,碑文多由王公乃至皇帝命人撰写。德政碑是梁陈时期集中出现的一类碑,可详考者约有20余通,基本上是由“州民”或故吏诣阙表请,诏许方得立。所以说,即便齐梁陈时期碑的总数大大超过前代,但当时碑禁并未真正向宗室以外的“素族”放开,只有极个别大臣以诏许的形式立碑。梁代宗室以外有碑者,仅徐勉一人,而其碑之所以得立,乃其“故佐史尚书左丞刘览等诣阙陈勉行状,请刊石纪德,即降诏许立碑于墓”;陈之蔡景历亦有碑,其立碑形式虽不详,但从陈宣帝与陈后主两次重赠官,立碑应该是陈后主敕许。
实际上,即便是宗室王侯立碑,也基本上是故吏表请,然后皇帝诏许。如前所举之安成王萧秀碑,乃“故吏夏侯亶等表立墓碑,诏许焉”。其余王公碑,虽然传记中未明确记其碑乃故吏表请而立,在碑文中却有反映,即在碑序之末交代立碑缘由,一般有“故吏表请”、“诏许”等相关内容,以至这种特殊表述成为王公墓碑与庙碑的固定写作范式。当然,这种交代立碑缘起的表达方式早已有之,但南朝王公碑序中只见故吏而未见亲属、门生,这是南朝王公碑与汉碑最大的不同。究其原因,当然是亲属、门生立碑在南朝仍属碑禁范围。而南朝僧尼碑志就无类似表达,与王公碑形成鲜明对比,这说明南朝僧尼碑似不在碑禁范围。虽然南朝时期有这么多僧尼碑志集中涌现,但考虑到南朝僧尼规模,这个比例仍然不大。即是说南朝碑禁并未向僧尼和道士、女冠完全放开,只是对少数高僧大德放开。从这一角度来说,南朝碑禁在南朝后期确有松懈,僧尼、道士/女冠、寺馆、道馆、造像等碑志的大量集中出现,对当时碑禁有一定冲击,但并非根本性的。对于南朝部分宗室成员及宗室以外的“素族”而言,私自立碑仍然是被禁的。
两相比较,才能凸显南朝僧尼碑志的独特性及其价值所在。宋齐以来如此多的僧尼碑志集中涌现,其背后当然有帝王推动,这是南朝佛教政策的体现。由于菩萨戒的广泛传播,上至皇帝、太子、王侯妃主,下至普通信众,竞相寻求高僧受菩萨戒,高僧大德因而获得较高地位。比如慧约为梁武帝授菩萨戒以后,“皇储已下,爰至王姬,道俗士庶,咸希度脱。弟子著籍者凡四万八千人”。仅《高僧传》与《续高僧传》中所载“白黑弟子”5000人以上的高僧,就有多位。如僧祐“凡白黑门徒,一万一千余人”,法通“白黑弟子七千余人”,而为慧超送葬者前后绵延十里,其信徒之众可想而知。那些为皇帝、太子乃至王侯公卿授菩萨戒的高僧,因而获得了国师与家师身份,这种身份对其身后葬仪规格的高低,应该说有直接的影响。
相比而言,北朝僧尼地位虽然也很高,尤其是北魏、北齐担任昭玄统的大德,相对于南朝大僧正,实际地位可能更高,但死后的葬仪规格或者说哀荣均低于南朝,立碑者则更少。前引北魏孝文帝赠徐州道人统和徐州法师的诏书中,并没有碑志制作的内容。即便是北魏、北齐的昭玄统去世,目前只见到墓志出土,而未见到墓碑或寺碑。北朝有不少后妃、命妇因政治或其他原因出家为比丘尼,她们去世后也只见墓志而不见碑。总之,相对于南朝而言,北朝僧尼碑很少,而且出现时间也晚很多。北朝墓志文化,自北魏孝文帝迁都后逐渐成熟,僧尼墓志虽然出现稍晚,但逐渐成为传统。为僧尼立墓志者,大部分是其弟子,有一些是其亲属,反映了北朝僧尼与本家的联系更紧密一些。
事实上,北朝并没有南朝那样严格的碑禁,王公碑数量虽远不及墓志,却明显多于南朝,唯独僧尼碑很少。可以说在隋平陈以前,北朝并未形成为僧尼立碑的传统。而开石窟与造像在北朝显然更深入人心,现存造像中有不少是为亡故僧尼所造,这些造像(特别是具有碑之形制的造像碑)某种程度上替代了僧尼碑,这或许稍可解释为何北朝没有为僧尼立碑之传统。此外,这恐怕还与南北朝僧尼的丧葬方式,及南北朝上层对待甚至管控佛教的方式与力度之差异有关:南齐相王萧子良与梁武帝萧衍不仅抄注佛经,还制作僧制乃至僧俗忏仪;萧衍更强制推行素食甚至欲自任白衣僧正,他们事实上深度参与甚至改变了僧团管理与日常修行方式。而将传统葬仪放到僧人身上,只是其政策的延续,这是北朝所没有的。到了隋唐时期,地位较高的僧尼去世,其弟子一般会为立碑志,并请文士或诗僧撰文,这种传统应该不是源自北朝,而主要是受到南朝僧尼碑志制作这一传统的影响。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