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事变后地方媒体关于马占山抗战形象的建构与影响
02-13 次遇见摘要:“九一八”事变后,马占山领导的江桥抗战引起国内外媒体广泛关注,《滨江时报》与《国际协报》作为距离江桥战场最近的民营报刊,在第一时间派出大量战地记者及时跟踪报道前线战况,积极宣传马占山江桥抗战的业绩。与国内外主流媒体相比,地方媒体对本地事件的报道更注重时空的感知度、地域的本土化和贴近性,所以地方媒体对马占山抗战形象的建构更具详尽性、及时性、直观性、亲和性,对声讨日本侵略、呼吁全民抗战、培育民族精神产生了重大影响。
“九一八”事变后,因南京国民政府及东北当局采取不抵抗和诉诸国联的政策,日本关东军轻取辽吉两省大部,随即向黑龙江省城齐齐哈尔进犯,时任黑河镇守使马占山临危受命,代理黑龙江省主席兼军事总指挥,毅然奋起反抗,江桥抗战爆发,在国内外产生强烈反响,引起国内外媒体广泛关注,由此开始了马占山抗战形象的建构。《滨江时报》与《国际协报》是距离江桥战场最近的民营报刊,《滨江时报》自1921年3月15日在哈尔滨创刊,1924年附出小报《消闲录》,1925年8月又随报附出《滨江画报》,到1937年11月1日奉令停刊,与《国际协报》《哈尔滨公报》合并,改为《滨江日报》,成为东北北部唯一的民营报纸。《滨江时报》因改组得以生存,到1945年8月15日《滨江日报》终刊。《国际协报》于1918年创刊,该报发行量当时居哈埠中文报纸之首,1937年被日本关东军哈尔滨特务机关强令终刊。《滨江时报》和《国际协报》都在黑龙江报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当时两报对马占山领导江桥抗战的反应几乎主导了整个黑龙江省舆论界。江桥抗战爆发后,两报均在第一时间派出大量战地记者及时跟踪报道前线战况,积极宣传马占山江桥抗战的业绩,与国内外主流媒体相比,地方媒体对本地事件的报道更注重时空的感知度、地域的本土化和贴近性,所以地方媒体对马占山抗战形象的塑造更具辐射力和影响力,所产生的宣传力度和社会效果也是其他报业所无法企及的。
一、地方媒体对马占山抗战形象建构的概况
自1931年10月16日江桥抗战爆发到1932年12月4日马占山同苏炳文等抗日将士在弹尽援绝的情况下退入苏联,《滨江时报》和《国际协报》共发表相关报道134篇,其中《滨江时报》78篇,《国际协报》56篇,具体内容如下:
(一)马占山临危受命的报道
《国际协报》1931年10月15日刊载《马占山代理黑省府主席》,内称“省政府万主席,以久留北平,职守未偃久旷,恳请开去省府主席,另简贤能,闻张副司令以万氏所请,系为顾念地方,重视职守起见,自应准予遴员接替,业经电商国府,为任马占山代理黑龙江省政府委员会主席,以专责成。省政府方面昨奉平电知。已正式发表,惬马氏现任黑河警备司令,省府各委员,因各共同去电致贺,表示欢迎,并促其早日命驾,开省就职云。”由此我们可知,面对日军的进攻威胁,省城百姓人心惶惶,省主席万福麟远避北平,危机时刻,马占山受命出任黑龙江省代主席,率众血战江桥。《消闲录》1931年10月18日刊载《马占山尚在途中未抵江 由黑河乘大兴轮来哈后即转赴任 刻正兼程并进约今明日可到》一文,表达了江省人民“望马甚殷”的心情。《滨江时报》1931年11月8日刊载《马占山之通电》,内称“自辽吉事多,日军对付江省,必欲得而甘心,百计千方,欲遂其所谓计张初步,鼓惑张海鹏军入犯,充其傀儡,我军奉令阻止,彼军不得已,将洮昂路江桥拆断数空,所谋因未得遂。继则派其少佐参谋林义秀来江,以洮昂路江桥日本有债权关系为理由,引日领向我交涉,拟由满铁代为修理,并要求我军退出江桥十五华里,张军亦然……”针对此通电,《滨江时报》12月18日刊载了《马占山主席通电之回声》,内称“黑省主席马占山氏,坚决表示,一息尚存,势不屈服,义正辞严,态度光明,黑省人民对马氏之精忠报国,不畏强敌,均表示十分崇佩,而黑省各地军旅及救国军,亦俱纷纷回电,响应马氏,表示无论如何,决拥护服从马氏到底,誓与强敌对抗,以期还我河山,保我疆土云。”可以看出马占山坚持抗战的决心和江省人民积极地支持和响应。《滨江时报》11月11日刊载《为统一军权计马占山升代驻江副司令》,内称:“代理黑龙江省政府主席马占山氏,就职之初,本仅兼任军事总指挥,军署参谋长谢珂,兼任副指挥,本月以来,马氏即亲临阵地,指挥作战,威声所播,中外交推,北平张汉卿副司令,为统一军权计,特于昨日电令升代东北边防军驻江副司令官,所有驻江军队,一律归其节制指挥,马氏当遵就新职,今日并发出快邮八电,通饬各军事机关知照矣。”此篇报道和《马占山代理黑省府主席》这两篇报道正是当时东北当局最高领导人张学良对江桥抗战支持的最好例证,也就是说马占山领导江桥抗战是临危受命,师出有名,江桥抗战是政府组织的抗战。
(二)马占山及江省守军英勇抗战、保家卫国的报道
《滨江时报》1931年11月1日刊载《马占山到后黑龙江省垣募编步兵一团固省防》,7日刊载《张逆俊卿率部渡江确被黑军完全包围》,12日刊载《日军两千突攻景星镇 日机飞至小蒿子掷弹》,这些报道对战况进行了详细介绍,“国闻社齐齐哈尔十日上午十一点长途电话:江桥正面之日军,则今晚忽改变战略,向我右翼猛烈攻袭,我现正抗战中,日机今午并至小蒿子站附近,低机侦察,掷弹多枚,炸死马三匹。光华社昂昂溪十一日下午一时电:昂站西北五十里之景星镇,十日下午五时,开到日军及张逆海鹏匪军二千余名,节节进逼,我军以逸待劳,坚守阵地,十一日晨,已与我黑军程志远旅及屯垦炮军发生冲突,双方剧战颇烈……”《国际协报》1931年11月17日刊载《敌军昨又向我猛攻 激战多时后被击退似有大举形势》一文,“敌机一架到富拉尔基我军防御阵地上空,投掷炸弹六枚……并由骑步兵齐向我军阵地猛攻,我军死守阵地,不稍退缩”。可见,这些报道并没有用大量华丽的辞藻来渲染马占山及江省守军之英勇,但却能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可以感受到战况的紧张、严峻程度,日军火力越来越猛,守军死守阵地,仍坚持鏖战。
(三)马占山及江省守军受到社会各界募款慰劳支援的报道
《滨江时报》1931年11月10日刊载《洮南一带农民迫于义愤起而救国之经过》,19日刊载《为慰劳江省国军吁恳各界人士慨助冬衣》,《国际协报》11月13日刊载《本报第二次运去慰劳品》,17日刊载《妇女第一慰劳团昨日所收之捐款》,18日刊载《绥芬河各界赴黑省劳军代表昨已到哈》,《慰劳黑军抗日捐款》等,可见此役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深得民心。
(四)马占山与中外记者谈话的报道
《滨江时报》1931年11月12日刊载《马占山之谈话 对英亚社及大光报记者》,内称“英文大光报主笔与本讯记者佛利特,谒访马主席,并蒙接见畅谈,马主席声称:当事变发生之初,齐齐哈尔日领事,向我政府要求修理江桥,因江桥不修,是以阻止张海鹏军之进展,我即答称在必要时,当可修理,因此日人即不顾一切,自行修理江桥,由是而发生战争,礼拜四、礼拜五,战事日益猛烈,双方死伤甚多,日人要求本日午夜将齐齐哈尔交归日本,但我未作答复,因此整兵以待,日本在飞机重炮掩护之下,向齐齐哈尔之冲锋……马主席又谓彼无论如何,决不退出齐齐哈尔,虽无大量军用品之备,然一息尚存,决与敌人奋斗……”。《滨江时报》18日刊载《马占山驳复日方无理要求》,“光华社云:暴日此次无顾侵犯黑龙江,我黑军为保我国土之完整,不得已而作正当之防御。因我军精诚团结,誓死报国,牺牲一切,奋勇杀敌,日军虽利用其飞机甲车,猛烈进攻,卒未得逞,兹据外人方面消息,驻黑日领清水八百一于十四日由黑垣撤退以前,会再向黑省主席马占山氏送达哀的美敦书式之照会,要求是日午时以前,黑军撤兵,其照会内容,恫吓强硬,达于极点,惟马氏因奉有中央电令,不得随意放弃,乃抱定不屈不挠,奋斗到底之精神,据理痛驳,照复日方,据闻马氏照会复文条件,计分三项,一为黑军可以停战,撤兵,惟日军须先由洮昂线,撤退南满原防,二为张海鹏军,亦须立即撤退洮南,日方必须保证,张军不得再有军事行动,三为洮昂线铁路,仍须交回中国,自行管理,日方不得加以干涉,日领清水因要求不遂,乃自动撤退,以示要挟云。”从这两篇报道中我们可以看出日军对马占山威胁诱迫,初唆张海鹏北犯,守军奋力击破,如今又假借修桥要挟,逼守军撤退,可见江桥抗战处境异常艰难,但是马占山及其部下将士所表现出来的重守土之职责,宁战而亡,不为所屈的精神确实值得称道,彰显了军人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和一名优秀的指挥员应有的气质。
(五)马占山对江省民生、教育治理方面的报道
《滨江时报》1931年11月19日刊载《维持江省金融 马主席电哈令彻底维持》一文,内称“江省金融,惟广信所发纸币,最关急要,至江贴各地流行,际此紧急期中,尚未受有重大影响,现因前方军事紧急,所有给养及军饷给供,普以哈币分发,而价格维持势不可缓,马占山主席昨特电令驻哈黑龙江官银号,仍与道里外两商会及银行团就近接洽彻底维持该号纸币,以安市面。”可见在马占山作为黑龙江省代主席在密切关注战事之时,还要维持江省金融的稳定。《滨江时报》12月12日刊载《马主席为养成军事人才 在拜泉拟组军事训练所》,内称:“顷闻马占山主席以将来学生军编成之后,除积极的施以军事的训练与学识外,并拟在该学生军中选拔有高尚学识之学生二百人,组织下级军官训练所,该所即设在拜泉。”类似的报道在主流媒体中几乎未曾见到,所以地方媒体对马占山抗战形象的建构有血有肉,显得更为饱满。
总之,《滨江时报》和《国际协报》为代表的地方媒体对马占山及江桥抗战的报道,内容涉及方方面面,既有前线战况的军事报道,又有地方政府与中央的往来通电、任命、记者专访等,还有社会各界慰劳支援以及马占山在战时对地方的治理,相对于国内外主流媒体仅仅称其为“忠于国家、勇于抗争的民族英雄。”“孤军苦战,抵抗守土,国家干城,将吏楷模。”两报的报道更为全面、系统。
二、地方媒体对马占山抗战形象建构的特点
“九一八”事变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社会各界对民族未来十分担忧。与国内外主流媒体相比,地方媒体因地域的便利,见证和参与了江桥战事进展的每一个细节,故对马占山抗战形象的建构更具详尽性、及时性、直观性和亲和性。
(一)地方媒体对马占山抗战形象建构更具详尽性
关于马占山率领江省守军抗战的过程,《滨江时报》1931年12月5日刊载《马占山之苦战经过记》,内称:“自十一月四日至今,无日不战,以不足一万之士卒,在风雪严寒之中,既无后援,又乏给养,而战器之不精良,尤为三省之最,非特飞机坦克车高射炮之类,一无所有,即野炮十余,迫击炮二十余,及士卒所用之枪,亦皆非精良者,至敌方之军器,日军之完备精好,固无待言,即张海鹏之军队,所用军器,亦皆由日人供给,一律新式,(闻系取诸沈阳兵工厂者)以吾人之理想言之,宜不足以当敌军之一击矣,然自十一月八日以前,黑军既将张海鹏之军一万余人,如摧枯拉朽,悉数解决驱逐,而日军之在张军后者,亦被歼至六百余名之多,自是以后,以迄今日,敌人方面,遂纯为日军,而其数之众,将在一万以上,每次进扰,均有数千之多,而我军每战必胜,前昨两日,且夺获大炮机关枪数架,杀敌百余,其中一部队,约六百余名,为我军困于土房中,至十余小时,始得夺围而出,此其奋勇杀敌之情况,悉在吾人意料以外,盖自将帅以至士卒,皆人怀必死之心,故能强敌当前,而一无畏缩也。”对于此战的缘由、经过、细节进行了翔实介绍,其详尽性可见一斑。
(二)地方媒体对马占山抗战形象建构更具及时性
《滨江时报》1931年10月20日刊载《张海鹏军向东平退却 苏炳文军两团抵省垣》一文,内称:“华东社昂昂溪十九日下午二时半长途电话:十九日上午十一时许因黑省拨军之张吴两骑兵旅均抵富地,一时军情大振,一致前进,张海鹏军不支,引大部向东平方面退却,闻张海鹏部属,张海鹏团确已倒戈反攻,张海鹏大受挫折。”也就是说,19日上午11时发生的战事,华东社于当日2时半通过长途电话汇报给《滨江时报》社,20日《滨江时报》将其刊发,而同一条消息,《中央日报》和《盛京时报》是在10月22日刊载的,其及时性可以窥见一斑。《滨江时报》11月8日刊载《大兴站与嫩江桥间黑日两军战争剧烈》一文,同日还刊载《日在洮筑机场 可以随时出动于嫩江间》和《护路军昨出发往昂昂溪富拉尔基等站加紧防护外人侵略东路》两文。同一天连发三篇报道可见该报对战况报道的及时程度。
(三)地方媒体对马占山抗战形象建构更具直观性
马占山领导的江桥抗战受到全国人民的赞颂,《滨江时报》1931年11月17日刊载《马占山万岁》一文,“中国军人马占山先生,你鼓着勇气,洒着热血,在这白山黑龙之间,孤军奋斗,你的英武,是值得四万万同胞敬仰的。”从评论的语言来看,国人已将发生在江省一隅的抗战与整个中国军队联系在一起,与整个中华民族的抗战联系在一起了,可见马占山领导的江桥抗战在中国大地上的作用及其在国人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滨江时报》19日刊载《江省全体将士之光荣》一文,内称:“杭州党部:黑省马主席及武装同志公鉴,国报悉,贼军四日进发江桥,已奋起击退,国族光荣,赖以保存,全国民众振励万倍,有继续努力决死保疆,本市民众,誓为后盾,特电驰陈。浙江杭县县党部杭州市政府率全市民众同叩虞。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外代表:马占山同志暨全体武装同志鉴,国报悉贵部奋勇敌日,保全疆土,同人闻讯,敬佩莫名,尚望继续努力,还我河山,为国争荣,特电致慰。”这是社会团体对江桥抗战发表通电进行声援,对抗战将士的赞颂、钦佩之情表现的淋漓尽致。
马占山及江省守军的英勇抗战极大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热情,激发了各阶层的抗战积极性。《滨江时报》和《国际协报》不仅宣传马占山江桥抗战的业绩,更为重要的是发动广大民众对江桥抗战进行各种形式的支持和声援,在两报的宣传倡导下,江省广大民众纷纷慷慨解囊,募捐援助江桥抗战,掀起了东北人民乃至全国人民的汹涌澎湃的抗日救亡热潮,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滨江时报》1931年11月8日刊载《救国军抵东平 各地乡民多持斧刀参加》一文,“华东社据七日午前十时昂昂溪电讯:洮南各县之救国军,已于今日(七日)早拂晓六时进抵东平,各地乡民志士多响应,除持枪械者外,多有持斧刀者参加,已及千人,民气之盛可见一斑,攻黑之张逆军队,对此救国军极为注目云。”可见人民群众对江桥抗战积极支持,连乡民都被发动起来,抗日救亡运动确实是蓬勃高涨。11日刊载《只要军士能用命战场一切用品哈市民尽可供给》,内称“东特第二中学,第二女中,共集大洋二千余元……”同日刊载《哈各界之义举——募款慰劳将士》,“江省时势已入不可开交之时,胜负在此一举,前方将士幸各用命,卒将敌人击退,本埠各中等以上各校,皆劝募巨款,以劳为国用命之将士,首倡者为第一中学,现已募款五百余元,购面包四十麻袋……”12月1日刊载《二中学生相继赴江从军》东省特别区第二中学学生陈涤非,文家驹等,为杀敌复仇计,已往江省投军,继陈等而去者,又有王慎修等多人,兹者该校初中学生初纯,王珍堂,刘锦义三生,于日昨由学校跑往江省投军,闻该生等临行之时,对于学校当局有所表示云,此行重要之工作,为赴江省各县游说,使各县民众自动起来组织自卫军,协力救国,然后再赴军营投效,计二中学生前往江省者十人之多,一门桃李,均爱国男儿,为国为学校光荣非鲜云。
《国际协报》1931年11月9日刊载《本报代收慰劳义捐今日购物运赴前方》“本报昨日代收慰劳黑省防日军队之捐款,共千余元,昨日已购适用及普及之物品,于今日午后委派专员,运赴前方,亲往慰劳,决不假手他人,以期实惠我忠勇将士,往返路费及零星开销,均由本报自任,详细办法即物品详单,明日刊布。至于慰劳钱物,仍陆续代收,以备日内二次送往。”11日刊载《关于慰劳各方募款讯》“特区法学院全体学生昨日出发募捐,经大家努力之结果,计共募得哈洋三千五百七十二元二角,日内即购物品,直接运往前方。”18日刊载《本报代收之募劳黑省抗日军捐款续志前昨两日之名单》,文中详细列出了学生和市民捐款的名单,如“张法善二角,李子阳五元……”19日刊载《各地慰劳黑军》“黑省主席马占山及黑省各部国防将士,此次捍卫国土,誓死御敌,全国民众,无不感佩,除本埠各界热心自动捐助慰劳款物,并分派代表亲到前方慰劳外,现在内地各处亦均发起募捐慰劳,连日以来纷纷寄至江省……黑省防日将士无论如何,于比较中,已为我民众争得一些光荣,吾人亦应拥护,亦应慰劳,此固本报同人所共之决心,当亦为读者所同情也。”28日刊载《慰劳黑军捐款》,“本报代收各界慰劳黑省国防将士捐款,截至前日,计共收到哈大洋二万一千六百四十元〇二角六分,除前两次购买饼干,毛袜,及两次购买牛肉,并分赠伤兵共已支出四千〇五十五元八角三分外(购物次数物品种类明日公布),昨日(廿七)又拨付马主席哈大洋二万五千元(马氏派专员来哈,连同中交汇丰等行由各处汇到之慰劳款,一并提去),即请马氏迅速代为分配。下存哈洋二千五百八十四元四角三分,本报拟提一部,代表各界,协助救护伤兵,除则下次扫数拨交马主席云。又各银行日来收到国内外汇到之劳军捐款甚多,旧金山华侨某君,自捐美金七千元云。”
可见,地方媒体在报道民众对马占山及江省守军抗战慰劳支援的过程中,侧重直观性表达,乡民携带斧刀参加战斗,市民们蒸馒头、打烧饼、杀猪羊等支援前线,募集捐款具体到几角几分,让读者无需思索,一幅幅生动的支援前线的画面跃然眼前。
(四)地方媒体对马占山抗战形象建构更具亲和性
媒体强调报道对象的情感亲切度,以及对于所释放的媒体情感,报道信息与受众之间是否达到情感共振,地方媒体由于地域的便利,它对发生在本地事件的报道有着无可替代的亲和性。比如《马占山之苦战经过记》中这样写道:“马占山将军每日仅眠三小时,一日之间,每往来省垣前线两次,至程苑两旅长,则自开战以来,未尝有一日之安眠。马主席与苑旅长之言曰,吾侪之作战,明知以沙塞孤军,后无救援,军器窳败,较之日军,人各挟手提机关枪一,腰悬匣枪一,背插锋利之刺刀一,复有飞机重炮为之掩护者,其战斗力既为十与一之比,且日军可源源而来,而我军则死一人即少一分之实力,亦万无持久之理,然而不惜与之周旋者,盖以欧战时之比利士自待也,某营长语赴前敌慰劳者曰,吾侪期在必死,但未知尚有继吾辈而效死疆场者否,苟其有之,则吾侪之牺牲为有价值,否则中国万劫不复矣,复有一老兵年四十余矣,自谓从军二十年,已退伍矣,此次闻黑省战事起,卖其家产之半以从军,至途中为匪所劫,复货其家产之余,卒至军中为国效死,士卒均称为国而战,虽死无憾。”《国际协报》1931年12月1日《马再电谢各界 谓承慰劳全军振奋》,内称:“本报昨接黑龙江省政府主席马占山氏代电一件,系致谢各界慰劳黑军团体,原文如下:哈尔滨国际协报转哈埠各界慰劳团公鉴:大示敬悉,辱赐多珍,食德荷仁,全军振奋,专此布谢,马占山感叩。”可见,地方媒体的报道强调以情感人,催人泪下,呼吁动员社会各界支援江省抗战。
三、地方媒体对马占山抗战形象建构的影响
从马占山领导江桥抗战本身的作用和影响来看,江桥抗战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是继“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军队有领导、有组织、有计划、有部署的反对日本武装侵略的第一场大规模战役,极大鼓舞了举国上下的御敌斗志和信心。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上江桥抗战同样占有重要地位。江桥抗战比埃塞俄比亚抗击意大利法西斯侵略的卫国战争早四年,比波兰抗击德国法西斯入侵与英、法对日宣战早八年,比苏联抗德卫国战争与美国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早十年左右,从这个意义上说,江桥抗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以中国人民对日本法西斯侵略持久的决定性的打击,显示了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的抗战力量,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尊重,所以追根溯源马占山领导的江桥抗战不仅仅是为民族的利益和国家的尊严而战,而是为了人类的正义和世界的和平而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从媒体对马占山抗战宣传报道的效应来看,媒体是历史的记录者和见证者,同时又是历史的推动者。媒体舆论对马占山抗战的密切关注、积极参与,从史料价值看,其连续性精细性,弥补了抗战史料之不足;从作用和影响看,既发挥了舆论引导、社会动员、舆论监督的社会功效,也是对日本侵略罪行的揭露。
马占山抗战形象的建构集中反映出社会各界对抗日的关切及对现实政治的诉求。虽各家媒体因对谋求民族独立的不同理解,导致了对信息的传输和加工采取了不同的侧重,但其主张均立足于爱国的基点,以国家利益和民族大义为依归,惟着眼角度、策略和方法不同而已,但在此战的发展过程中,以《滨江时报》和《国际协报》为代表的地方媒体旗帜鲜明地发表了一系列有关日本帝国主义入侵龙江,中国守军将士不畏强暴、英勇奋力抵抗的报道,为我们展现了将帅垂范、士卒英勇、群众支援,举国一致、共同对敌的鲜活画面,借建构马占山抗战形象之机揭露日本侵略野心、呼吁政府抗日、动员社会民众及培育民族精神,以应对日渐危殆的时局。在马占山及江省守军保家卫国、抵御外侮的民族精神的感召下,民众的抗日救国热情迅速高涨,演化成抗日救国运动的先声,甚至一些国民党要员也不得不有所表态,“国民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为慰劳马占山抗战也于1931年11月19日、20日两天捐款五千余元。”“古巴华侨刻凑集二十九万元,捐助十九路军及马占山军队与关外义勇军,以上款额约计驻古巴华侨每人捐助十五元。”
总之,地方媒体见证和参与了江桥战事发展的每一个细节,面对自己家园即将沦陷,竭尽所能控诉日军暴行,他们不是旁观者而是亲历者,不代表某个特定的利益集团,代表的是广大江省民众,以最朴实,最愤激之言向国人控诉着日军的暴行,企盼着中央政府的表态与支援,期待着国人的同情与警醒,所以相对于国内外主流媒体而言,地方媒体对马占山抗战形象的构建更具详尽性、及时性、直观性、亲和性,也更具感染力,更能引起国人的情感共振,这是其他媒体所望尘莫及的,发挥了舆论先导的社会功效。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