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间弥生展:当代艺术遭遇资本和IP商机
52fw.cn 04-12 次遇见今年三月,上海迎来今年另一“艺术盛事”:位于外滩复星艺术中心的草间弥生大展“草间弥生:爱的一切终将永恒”。
草间弥生作为中国最熟悉的当代艺术家之一,其个展的热度似乎在开幕前就已注定,同时借复星艺术中心成熟的宣传,无疑成为了城内不二的文化谈资。
我们似乎愈发难以将艺术与生活方式剥离开来,就连名为“艺术中心”的复星也不例外。在机构的官网、微信的预热中,“波点”、“南瓜”与“会跳舞的房子”被用来作为卖点。宣传文案中“打卡”二字尤为突出。看展,这样一个在近几年迅速风靡的休闲活动,在不经意之间,给予了艺术展以“喜茶”或者“撸猫咖啡馆”相似的商业价值。
移动互联网让人们的消费行为更便捷、完整。尤其对于00后这一批“移动互联网原住民”,曾经有距离感的展览,在朋友圈或微博能够摇身一变成为自己的个性化标签。展览的视觉元素,让去展览“打卡”这件事有了社交意义。而一个展览是否能够成为社交网络上的座上客,机构与策展人的“网感”也显得尤为重要。
“网感”成就“网红”,是现在一个展览在社交网络上被大量传播的重要条件。近几年所谓的“网红展”更是如雨后春笋般在中国大城市各种机构、商场、艺术中心中出现,谁都想要分线下文化活动的一杯羹。
自2017年5月19日,位于北京798的佩斯北京推出了日本“偶像级”艺术团体teamLab的中国首次个展,原定于在10月10日结束,后延期至11月19日。余德耀美术馆展览的兰登国际(Random International)创作的“雨屋”在2018年重回上海,再次掀起刷屏的风潮,多少人愿意花150元淋一场大雨,之后迅速在朋友圈分享黑暗中的完美相片;而Gucci与意大利当代艺术家Maurizio Cattelan推出的展览“艺术家此在”更凭展览中精心设计的景观,引来跨界的流量。
沉浸式的观展体验、便于线上传播的视觉设计、高昂的制作经费、大型艺术机构的背书,这些变量在经过精算后成为了“网红展”的重要元素。无疑,这次草间弥生的展览也同样达到了标准。不过让我们先把“网红展”这一戏谑甚至有些“粗暴”的名词放在一边,去探讨在人潮与流量的背后,现代展览与机构追求的是什么?草间弥生的展览是否仅仅是这一场消费浪潮中打得比较大的那一朵浪花?
任何事物都有AB面,草间弥生的A面无疑是她本人在日本甚至整个世界当代艺术史的地位,她脱胎于复杂艺术流派的作品为何变成了一种标杆性的文化?而在A面的背后,则是如今与商业脱不开的个人价值、IP以及网络的操作如何淡化艺术本身的意义,而在资本的背后,当年对草间弥生的评价如今是否还依然纯粹?
A面:艺术如何成为文化?
“我就想知道,她除了点点还会画别的吗?”
相信这并不是一个人的疑问,或许对于艺术圈的人来说,这又并不是一个问题。在学龄时就开始创作的她,迄今七十余年从松本到纽约,
#p#分页标题#e#“商业地产+艺术”的模式前已有宝龙和K11,相比于之前的模式,复星集团的篮子显然更大一些。作为一个普通的消费者,对复星欲望的猜测通常停留在高昂的票价与花样繁多的衍生品上,但显然这些营收对于展览背后房地产项目的扶持来说则是沧海一粟。艺术带来的并不仅仅是“学术”与“美”的光环,也并不是艺术市场上冰冷的数字。IP的选择通过人流传递了品牌及地产需要的公众认知,而这种认知也从另一面反证了当今房地产行业在不断更新的概念下如何常出常新,显然对于内容的渴望早已渗透进如今的传统行业中。
换言之,如今的展览或IP通过繁复艺术评论的角度去评价已毫无意义。通过晦涩、学究的语言再次梳理草间弥生的艺术成就,对于一心扑在沉浸式体验打卡的观众并不重要。与其说IP展稀释了艺术展览的讨论语境,不如说在网络替代权威的“扁平世”,社会在内容需求层面的嬗变撬动了展览之于公众与机构的意义。而曾经那个跨越不同艺术思潮的草间弥生也,终将幻化为社交网络中的数据与圆型斑点。